(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盤銘:古代刻在器物上的銘文,用以自警或紀念。
- 燈火:指夜晚讀書時的燈光。
- 德業:德行和功業。
- 紅塵:塵世,紛擾的世俗生活。
- 太平:指社會安定,沒有戰亂。
- 渾忘:完全忘記。
翻譯
每當回憶起盤銘上的自警之詞,我便感到日日都在更新,即使年老,讀書時的燈光依舊親切。我的名字雖然偶爾被世人所知,但我的德行和功業卻應感到愧對古人。百年光陰,我感嘆白髮的增多,十年的漂泊,我困頓於紛擾的塵世之中。如果太平盛世能與春天一同到來,那麼我會一笑之間,完全忘記病痛和貧窮。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對時光流逝的感慨和對讀書生活的珍視。詩中,「盤銘日日新」體現了作者不斷自我更新的精神追求,「讀書燈火老猶親」則描繪了作者對學問的執着和熱愛。後兩句通過對名與德的對比,表達了作者對古人德行的敬仰和自愧不如的情感。結尾處,作者寄望於太平盛世,希望能在美好的時代中忘卻病痛和貧窮,展現了一種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
劉鶚
元吉安永豐人,字楚奇。仁宗皇慶間薦授揚州學錄,歷翰林修撰,擢江州總管,升廣東副使,拜江西參政。守韶六年,後爲江西紅巾軍所破,被執死。爲文風骨高秀,學者稱浮雲先生。有《惟實集》。
► 366篇诗文
劉鶚的其他作品
- 《 野史口號碑四十四首 》 —— [ 元 ] 劉鶚
- 《 偶題 》 —— [ 元 ] 劉鶚
- 《 野史口號碑四十四首 》 —— [ 元 ] 劉鶚
- 《 送鄺將軍元帥還郴古詩十首 其一 》 —— [ 元 ] 劉鶚
- 《 分司北道留別監憲五首 》 —— [ 元 ] 劉鶚
- 《 題東城和尚舊所贈卷後 》 —— [ 元 ] 劉鶚
- 《 宿陽城時臘月九日,辱和尚司鄉訪,還因賦 》 —— [ 元 ] 劉鶚
- 《 至正甲申歲,大飢,民多艱食,殍死者相望,盜賊擾擾。予亦缺食,未免作粥以延殘喘,因賦食粥歌,以暢此懷 》 —— [ 元 ] 劉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