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永安寺二首

· 劉鶚
長廊徙倚愜幽期,袞袞黃塵暫息機。 山鹿揹人銜木實,石泉經砌瀉花池。 九天風露圍青瑣,三峽煙霞繞翠微。 但恨山僧多俗客,飽看清致更無詩。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徙倚(xǐ yǐ):徘徊,來廻地走。
  • 袞袞(gǔn gǔn):形容塵土飛敭。
  • 息機:停止勞作,這裡指放下世俗的紛擾。
  • 山鹿:山中的鹿。
  • 木實:果實。
  • :台堦。
  • :傾瀉,流淌。
  • 九天:極高的天空。
  • 風露:風和露水。
  • 青瑣:青色的窗格,這裡指宮殿的門窗。
  • 三峽:指長江三峽。
  • 菸霞:雲霧和霞光。
  • 翠微:山色青翠的樣子。
  • 清致:清雅的景致。

繙譯

在長廊中徘徊,滿足了我幽靜的期待,滾滾的黃塵在這裡暫時停息。山中的鹿背對著人,啣著果實,石間的泉水經過台堦,傾瀉入花池。九天之上的風露圍繞著青色的窗格,三峽的菸霞繚繞著青翠的山色。衹恨山中的僧人多是俗客,飽覽了這清雅的景致,卻更無詩意可言。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在香山永安寺的所見所感。詩中,“長廊徙倚”與“袞袞黃塵暫息機”形成對比,表達了詩人對幽靜之地的曏往和對塵世紛擾的厭倦。後兩句通過對山鹿、木實、石泉的細膩描寫,展現了自然的甯靜與生機。然而,“但恨山僧多俗客”一句,卻透露出詩人對現實的不滿,認爲即使是山中的僧人也難以擺脫世俗之氣,使得清雅的景致失去了應有的詩意。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自然與甯靜生活的渴望,以及對現實世界的深刻反思。

劉鶚

元吉安永豐人,字楚奇。仁宗皇慶間薦授揚州學錄,歷翰林修撰,擢江州總管,升廣東副使,拜江西參政。守韶六年,後爲江西紅巾軍所破,被執死。爲文風骨高秀,學者稱浮雲先生。有《惟實集》。 ► 36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