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江曲
清江芙蕖玉可憐,岸花汀草自年年。來鴻去雁不相識,曉露無聲香暗泣。
江樓縹緲如花人,望之見之不可親。無限晴雲錦樹新,愁眉只向遙山顰。
遙山一千里,長在愁眉底。鏡裏繁華過眼空,遙山鑄向青銅中。
遙山遙復遙,芙蕖霜早彫。明日愁眉爲誰掃,月白江清天未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芙蕖(fú qú):荷花。
- 玉可憐:形容荷花如玉般美麗而惹人憐愛。
- 汀草:水邊的草。
- 來鴻去雁:比喻過往的行人或消息。
- 香暗泣:形容花香中帶有哀愁,如同暗自哭泣。
- 縹緲(piāo miǎo):形容模糊不清,若有若無。
- 錦樹:形容樹木色彩斑斕,如同錦綉。
- 顰(pín):皺眉。
- 青銅:指鏡子,古時鏡子多用青銅制成。
- 彫(diāo):凋謝。
繙譯
清江上的荷花如玉般美麗,惹人憐愛,岸邊的花和草自顧自地年年生長。過往的行人或消息如同不相識的鴻雁,清晨的露水無聲,花香中似乎帶著哀愁,像是在暗自哭泣。
江樓上的人影模糊不清,如同花一般美麗,遠遠望去卻無法親近。晴朗的天空下,樹木色彩斑斕,如同錦綉,但憂愁的眉頭衹對著遙遠的山巒皺起。
那遙遠的山巒,倣彿永遠映在憂愁的眉底。鏡子裡的繁華景象轉瞬即逝,遙遠的山巒被鑄刻在青銅鏡中。
遙遠的山巒啊,再遙遠,荷花也終將在霜降時早早凋謝。明天的憂愁眉頭又該爲誰而掃,月光皎潔,江水清澈,天空還未破曉。
賞析
這首作品以清江爲背景,通過對荷花的描繪,展現了自然之美與人生哀愁的對比。詩中“芙蕖玉可憐”一句,既贊美了荷花的美麗,又透露出對美好事物易逝的哀憐。後文通過對江樓、晴雲、錦樹的描繪,進一步以景抒情,表達了對遠方思唸與無法觸及的無奈。結尾処的“月白江清天未曉”則營造了一種靜謐而憂鬱的氛圍,使全詩情感更加深沉。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情感細膩,展現了詩人對自然與人生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