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甯戚叩角圖
丈夫有志凌青雲,時窮偶與蓬蒿羣。牽衣飯牛豈所樂?一飯不敢忘吾君。
雪花光芒歲將晏,叩角長歌發悲嘆。草團箬笠不禁寒,長夜漫漫幾時旦?
嗟我齊桓真好賢,拔之牛口行青天。君臣慶會勳業異,千年汗簡猶流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凌青雲:比喻志向高遠。
- 時窮:時運不濟。
- 蓬蒿:野草,比喻平凡的生活。
- 牽衣飯牛:牽着牛去吃草,比喻卑微的工作。
- 一飯:一頓飯,比喻微小的恩惠。
- 吾君:我的君主,指國家或君王。
- 雪花光芒:比喻歲月的流逝。
- 歲將晏:歲末,一年將盡。
- 叩角:敲打牛角,指甯戚叩角而歌的故事。
- 草團箬笠:草編的帽子,比喻簡陋的裝備。
- 長夜漫漫:比喻困境或艱難時期。
- 幾時旦:何時天亮,比喻何時能擺脫困境。
- 嗟:嘆息。
- 齊桓:齊桓公,春秋時期齊國的君主。
- 好賢:喜愛賢才。
- 拔之牛口:從卑微中提拔,指齊桓公提拔甯戚。
- 行青天:比喻得到重用,事業有成。
- 君臣慶會:君主和臣子歡聚一堂。
- 勳業異:功勳和業績非凡。
- 千年汗簡:指歷史記載。
- 猶流傳:仍然被傳頌。
翻譯
大丈夫志向高遠,欲凌駕於青雲之上,但有時命運不濟,只能與野草爲伍。牽着牛去吃草,這豈是我所樂意的?即使是一頓飯的恩惠,我也不敢忘記我的君主。
歲月如雪花般流逝,一年將盡,我敲打牛角,長歌發出悲嘆。戴着草編的帽子,我無法抵禦寒冷,長夜漫漫,何時才能迎來天明?
我嘆息齊桓公真是喜愛賢才,他從卑微中提拔我,讓我得以事業有成。君主和臣子歡聚一堂,我們的功勳和業績非凡,千年之後,這些事蹟仍然被歷史記載並傳頌。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甯戚從卑微到被提拔的歷程,展現了其堅韌不拔的志向和對君主的忠誠。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比喻和象徵,如「凌青雲」、「蓬蒿」、「雪花光芒」等,生動地表達了甯戚的內心世界和時代背景。同時,通過對齊桓公的讚美,強調了賢才得到重用的重要性,以及君臣之間和諧共處的理想狀態。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作者對歷史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劉鶚
元吉安永豐人,字楚奇。仁宗皇慶間薦授揚州學錄,歷翰林修撰,擢江州總管,升廣東副使,拜江西參政。守韶六年,後爲江西紅巾軍所破,被執死。爲文風骨高秀,學者稱浮雲先生。有《惟實集》。
► 366篇诗文
劉鶚的其他作品
- 《 浮雲道院詩二十二首,並引 》 —— [ 元 ] 劉鶚
- 《 野史口號碑四十四首 》 —— [ 元 ] 劉鶚
- 《 十月十四日,崇天門聽詔,有喜二首 》 —— [ 元 ] 劉鶚
- 《 題贛太守文山與曾通判崖山追劄子後 》 —— [ 元 ] 劉鶚
- 《 早發陽城,疾赴軍壘,風雪失路,因記其苦二首 》 —— [ 元 ] 劉鶚
- 《 挽劉原耕並劉母黃氏宜人 》 —— [ 元 ] 劉鶚
- 《 清遠峽 》 —— [ 元 ] 劉鶚
- 《 元日試筆 》 —— [ 元 ] 劉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