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康里氏家譜

· 楊載
國受輿圖廣,家傳譜牒詳。 馳聲由雁塞,拓跡至狼荒。 轉戰踰千里,來降盡一方。 奮戈回白日,列戟耀清霜。 破竹收城邑,分茅賜土疆。 弟兄皆勁悍,父祖各雄強。 相印仍兼綰,兵符更迭藏。 排衙開萬弩,納笏過三牀。 已及書宗祏,還宜紀太常。 後人能繼紹,千載有輝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輿圖:地圖,指國家的疆域。
  • 譜牒:家譜,記載家族世系和重要人物事蹟的書籍。
  • 雁塞:古代邊塞的名稱,泛指邊疆地區。
  • 狼荒:邊遠荒涼之地。
  • 轉戰:連續在不同地區作戰。
  • 來降:歸順投降。
  • 奮戈:揮動武器,指戰鬥。
  • 列戟:排列戟兵,指軍隊。
  • 清霜:比喻軍隊的威嚴和冷峻。
  • 破竹:形容勝利迅速,如破竹之勢。
  • 分茅:古代封賞時,將茅草分給諸侯,象徵土地。
  • 勁悍:強壯勇猛。
  • 雄強:強大有力。
  • 相印:相國的印章,指高官。
  • 兼綰:同時掌握。
  • 兵符:古代調兵的憑證。
  • 迭藏:交替收藏,指交替掌握兵權。
  • 排衙:排列衙門,指官府。
  • 萬弩:形容軍隊衆多,弩是古代的一種遠程武器。
  • 納笏:古代官員上朝時所持的手板,此處指官員。
  • 三牀:指高官的座位。
  • 書宗祏:記載家族的重要文獻。
  • 太常:古代官名,掌管宗廟禮儀。
  • 繼紹:繼承。

翻譯

國家疆域遼闊,家族譜系詳盡。聲名遠揚始於邊塞,足跡擴展至荒涼之地。連續作戰跨越千里,歸順之地遍佈一方。揮動武器彷彿能迴轉白日,排列的戟兵閃耀着冷峻的光芒。迅速攻克城池,分封土地。兄弟們皆強壯勇猛,父祖們各顯強大。相國的印章同時掌握,兵符交替收藏。官府排列如萬弩待發,官員上朝過三牀。已記載家族重要文獻,還應紀念太常。後人能夠繼承,千年後仍有光輝。

賞析

這首作品讚頌了康里氏家族的輝煌歷史和顯赫地位。通過描繪家族成員的英勇事蹟和家族的榮耀,詩人展現了家族的強大和影響力。詩中運用了許多軍事和政治的象徵,如「奮戈回白日」、「列戟耀清霜」等,形象地表達了家族的武力和權威。結尾處強調了家族的傳承和未來的光輝,體現了對家族未來的美好祝願。

楊載

楊載

元浦城(今福建浦城縣)人,字仲弘,晚年定居杭州。楊載先祖楊建爲浦城人,父楊潛,南宋諸生。楊載生於元世祖至元八年(公元1271年),幼年喪父,徙居杭州,博涉羣書,趙孟頫推崇之。年四十未仕,戶部賈國英數薦於朝,以布衣召爲國史院編修官,與修《武宗實錄》。調管領系官海船萬戶府照磨,兼提控案牘。仁宗延祐二年(公元1315年)復科舉,登進士第,授饒州路同知浮梁州事,遷儒林郎,官至寧國路總管府推官。英宗至治三年(公元1323年)卒,年五十三歲。載以文名,自成一家,詩尤有法,一洗宋季之陋。著有《楊仲弘詩》八卷,文已散失。 ► 18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