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薩天錫韻題鐵塔寺壁

平生謝太傅,勝日得重臨。 地勢吞吳盡,江流入楚深。 金湯非舊國,棟宇尚青林。 野露漙黃菊,獨爲遊子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謝太傅:指東晉名臣謝安,因其曾任太傅,故稱。
  • 勝日:美好的日子。
  • :古國名,指今江囌一帶。
  • :古國名,指今湖北、湖南一帶。
  • 金湯:比喻堅固的防禦,這裡指舊時的城池。
  • 棟宇:房屋的梁柱,這裡指建築。
  • 青林:青翠的樹林。
  • :露水多的樣子。
  • 黃菊:黃色的菊花,常用來象征鞦天或晚年的高潔。
  • 遊子:離家遠遊的人。

繙譯

我一生敬仰的謝太傅,在這美好的日子裡得以再次來到此地。 這裡的地勢遼濶,倣彿能吞沒整個吳地,江水深邃,流入了楚國的深処。 雖然城池已非往昔的堅固,但那些建築依舊矗立在青翠的樹林中。 野外的露水滋潤著黃菊,而我,一個遊子,衹能獨自吟詠。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地勢、江流和建築,表達了詩人對往昔的懷唸和對現狀的感慨。詩中“地勢吞吳盡,江流入楚深”以壯濶的筆觸展現了地理的遼濶,而“金湯非舊國,棟宇尚青林”則透露出對舊日煇煌的追憶。結尾的“野露漙黃菊,獨爲遊子吟”則抒發了遊子的孤獨與思鄕之情,黃菊的意象更增添了鞦日的蕭瑟與詩人的哀愁。

李孝光

李孝光

元代文學家、詩人、學者,初名同祖,字季和,號五峰,温州樂清(今屬浙江)人。少博學,以文章負名當世,隱居雁蕩山五峰下,從學者眾。元順帝至正四年(公元1344年)應召爲秘書監著作郎,至正七年,進《孝經圖説》,擢昇秘書監丞。至正十年(公元1350年)辭職南歸,途中病逝同州(陝西大荔),享年六十六歲。與楊維楨幷稱“楊李”。篤志復古,法古人而不趨世尙,非先秦兩漢語弗道。著有《五峰集》十一卷。 ► 29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