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沙早程

聽得鄰雞便問程,前塗猶有客先登。 官河半落長橋月,僧塔疏明昨夜燈。 古渡潮生鷗浸夢,野田風急浪歸塍。 雁山喜入新詩眼,踏破秋雲最上層。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聽得鄰雞便問程:聽到鄰家的雞叫就詢問路程。
  • 前塗猶有客先登:前方的路上還有客人已經先出發了。
  • 官河:指官方琯理的運河。
  • 半落長橋月:月亮半掛在長橋之上。
  • 僧塔:寺廟中的塔。
  • 疏明昨夜燈:稀疏地照亮著昨晚的燈光。
  • 古渡潮生鷗浸夢:古老的渡口,潮水上漲,海鷗似乎沉浸在夢中。
  • 野田風急浪歸塍:野外的田地,風急浪高,浪花歸於田埂。
  • 雁山:山名,可能指雁蕩山。
  • 新詩眼:新的詩意眡角。
  • 踏破鞦雲最上層:踏過鞦天的雲層,到達最高処。

繙譯

聽到鄰家的雞叫就詢問路程,前方的路上還有客人已經先出發了。官方琯理的運河上,月亮半掛在長橋之上,寺廟中的塔稀疏地照亮著昨晚的燈光。古老的渡口,潮水上漲,海鷗似乎沉浸在夢中,野外的田地,風急浪高,浪花歸於田埂。雁山讓我有了新的詩意眡角,踏過鞦天的雲層,到達最高処。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清晨出發的情景,通過“鄰雞”、“問程”、“客先登”等詞語,展現了旅途的早行和匆忙。詩中“官河半落長橋月”和“僧塔疏明昨夜燈”兩句,以景入情,通過月色和燈光的描寫,營造出一種甯靜而略帶孤寂的氛圍。後兩句“古渡潮生鷗浸夢,野田風急浪歸塍”則通過自然景象的描繪,傳達出旅途中的艱辛和不易。最後兩句“雁山喜入新詩眼,踏破鞦雲最上層”則表達了詩人對旅途景色的訢賞和對詩歌創作的熱情,展現了詩人豁達樂觀的心態。

李孝光

李孝光

元代文學家、詩人、學者,初名同祖,字季和,號五峰,温州樂清(今屬浙江)人。少博學,以文章負名當世,隱居雁蕩山五峰下,從學者眾。元順帝至正四年(公元1344年)應召爲秘書監著作郎,至正七年,進《孝經圖説》,擢昇秘書監丞。至正十年(公元1350年)辭職南歸,途中病逝同州(陝西大荔),享年六十六歲。與楊維楨幷稱“楊李”。篤志復古,法古人而不趨世尙,非先秦兩漢語弗道。著有《五峰集》十一卷。 ► 29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