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齒豁(chǐ huō):牙齒脫落。
- 鬢蕭颼(bìn xiāo sōu):形容鬢髮稀疏,隨風飄動。
- 幽棲(yōu qī):隱居。
- 東海陬(dōng hǎi zōu):東海的邊遠地區。
- 施與(shī yǔ):給予,施捨。
- 誅求(zhū qiú):苛求,索取。
- 饟道(xiǎng dào):軍糧運輸的道路。
- 戈船(gē chuán):戰船。
- 招安(zhāo ān):招撫,使歸順。
- 征討(zhēng tǎo):出兵討伐。
- 食肉(shí ròu):指享受富貴。
翻譯
牙齒脫落,鬢髮稀疏,我隱居在東海的邊遠地區。 家境貧寒,難以施捨,世道混亂,易於苛求。 軍糧運輸的道路長達兩千裏,戰船有五百艘。 既招撫又征討,享受富貴難道沒有策略嗎?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個隱居者的困境和對時局的感慨。詩人通過「齒豁鬢蕭颼」自畫像,展現了老年的形象,而「幽棲東海陬」則表明了他的隱居生活。詩中「家貧難施與,世亂易誅求」反映了詩人對貧困和亂世的無奈。最後兩句「招安復征討,食肉豈無謀」則透露出對統治者策略的質疑,表達了對和平與安定的渴望。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反映了元代社會的動盪和人民的疾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