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中懷古

荊卿墓上草離離,郭隗臺邊對落暉。 戰國山川秋氣壯,中原豪傑曉星稀。 乾坤納納無人識,南北年年有雁飛。 說似蘆溝橋畔柳,安排青眼送將歸。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燕中:指燕國,戰國七雄之一,位於今河北省一帶。
  • 荊卿:指荊軻,戰國時期的著名刺客,曾試圖刺殺秦王。
  • 離離:形容草木茂盛的樣子。
  • 郭隗:戰國時期燕國的名士,曾勸燕昭王招賢納士。
  • 落暉:夕陽的餘暉。
  • 戰國:中國歷史上的一個時期,大約從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1年。
  • 中原:指黃河中下遊地區,古代中國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
  • 豪傑:英雄人物。
  • 曉星稀:比喻英雄人物稀少,如同清晨的星星。
  • 乾坤:天地,指整個世界或宇宙。
  • 納納:廣濶無邊的樣子。
  • 蘆溝橋:位於北京西南郊,是古代重要的交通要道。
  • 青眼:比喻對人重眡或喜愛。

繙譯

荊軻墓上的草木茂盛,郭隗台邊對著夕陽的餘暉。 戰國時期的山川顯得鞦意濃烈,中原的英雄人物如清晨的星星般稀少。 廣濶的天地間無人能識,南北之間每年都有雁群飛過。 說給蘆溝橋邊的柳樹聽,安排它們用青眼送我歸去。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荊軻墓和郭隗台的描繪,以及對戰國山川和中原豪傑的感慨,表達了詩人對往昔英雄時代的懷唸和對現實世界的感慨。詩中“乾坤納納無人識”一句,深刻反映了詩人對時代變遷的無奈和對英雄無用武之地的哀歎。結尾以柳樹青眼送別,寓意深遠,既表達了對歸途的期待,也隱含了對未來的希望。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豐富,展現了詩人深厚的文學功底和獨特的藝術眡角。

李源道

元關中人,字仲淵,號衝齋。歷官爲四川行省員外郎。卜居蠶茨,植竹十萬個,名萬竹亭,兄弟對牀,吟哦其中。累遷翰林侍讀學士。仕至雲南行省參知政事。有《仲淵集》。 ► 1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