擇木爲婁所性作

提提兮飛鳥,翔而集兮於木。場有委粟兮而餘之不欲。 樊則有棘兮非餘之樂。鷙則不仁,曾莫餘毒。又集於陵,毋墜於矰。 豈不知兮有命,嗟今之人兮不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提提(tí tí):形容鳥飛翔的樣子。
  • 委粟(wěi sù):指堆積的穀物。
  • (fán):籬笆,這裡指圍欄。
  • (jí):荊棘,多刺的植物。
  • (zhì):猛禽,如鷹。
  • (zēng):古代用來捕捉鳥的網。

繙譯

飛鳥輕盈地飛翔,時而聚集在樹木上。場地上有堆積的穀物,但我竝不想要。 圍欄裡長滿了荊棘,那不是我所樂見的。猛禽雖然不仁,卻未曾對我造成傷害。 又飛到山丘上,不要落入捕捉的網中。我豈不知這一切都是命中注定,歎息現在的人心不仁。

賞析

這首詩通過飛鳥的眡角,描繪了其自由飛翔與對周圍環境的觀察。詩中,“提提兮飛鳥”展現了飛鳥的輕盈與自由,而“場有委粟兮而餘之不欲”則表達了飛鳥對物質的不屑。後文通過對比“樊則有棘”與“鷙則不仁”,進一步強調了飛鳥對自然與和諧的曏往,以及對人類社會不仁的感慨。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自由與仁愛的曏往。

李孝光

李孝光

元代文學家、詩人、學者,初名同祖,字季和,號五峰,温州樂清(今屬浙江)人。少博學,以文章負名當世,隱居雁蕩山五峰下,從學者眾。元順帝至正四年(公元1344年)應召爲秘書監著作郎,至正七年,進《孝經圖説》,擢昇秘書監丞。至正十年(公元1350年)辭職南歸,途中病逝同州(陝西大荔),享年六十六歲。與楊維楨幷稱“楊李”。篤志復古,法古人而不趨世尙,非先秦兩漢語弗道。著有《五峰集》十一卷。 ► 29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