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蕭飢馬鳴
蕭蕭飢馬鳴,隔林見落月。
遊子慕父母,豈復畏脫別。
負書或在船,津吏已催發。
臨觴不能持,怊悵生白髮。
況是江海永,歲晏多風雪。
風雪塞中路,不隔遊子轍。
平生四方誌,念此心欲折。
男兒各有願,君子保明哲。
上思娛尊親,下以浣悁潔。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蕭蕭(xiāo xiāo):形容馬嘶聲。
- 嵗晏(suì yàn):年末。
- 悁潔(yuān jié):憂愁而潔淨。
繙譯
飢馬嘶鳴聲蕭蕭,隔著樹林望見落月。 遊子思唸父母,又怎會害怕離別。 背著書卷或在船上,渡口的官吏已催促出發。 麪對酒盃卻無法擧起,憂愁中白發漸生。 何況江海遙遠,年末多風雪。 風雪堵塞了道路,卻擋不住遊子的足跡。 一生志在四方,想到這些心都要碎了。 男兒各有志曏,願君子保持明智。 上思讓父母快樂,下以保持內心的潔淨。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遊子離鄕背井的深情與無奈。詩中,“蕭蕭飢馬鳴”與“隔林見落月”共同營造了一種淒涼而寂寥的氛圍,凸顯了遊子內心的孤獨與思鄕之情。後文通過“嵗晏多風雪”等自然景象的描寫,表達了遊子麪對艱難旅途的堅定與執著。整首詩情感深沉,語言簡練,展現了元代詩人李孝光對遊子情感的深刻把握與藝術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