霓裳中序第一 · 中秋後二夕對月
秋堂氣漸肅。暮角吹來聲斷續。憑遍闌干幾曲。又涼戰庭梧,風敲檐竹。多情宋玉。對楚天、無奈幽獨。中秋過,月華未闕,夜色燦如燭。
空谷。美人羈束。又老盡、江南草木。愁來心緒易觸。目斷瑤臺,夢繞金屋。雁歸猶未卜。且漫放、題紅去速。悽迷處,年來詩鬢,換動鏡中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霓裳中序:古代樂曲名,此處可能指樂曲的序章。
- 闕:古代宮殿前的高建築物,通常左右各一,建成高臺,臺上起樓觀。因二闕之間有空缺,故名闕或雙闕。這裏指月亮還未完全圓滿。
- 燦如燭:形容夜色明亮如同點燃的蠟燭。
- 羈束:束縛,限制自由。
- 宋玉:戰國時期楚國文人,以文才著稱。
- 金屋:華麗的房屋,常用來比喻美好的居所。
- 題紅:指題詩於紅葉上,藉以表達思念或寄託情感。
- 詩鬢:指因憂思而使鬢髮變白。
翻譯
秋天的氣息在堂中漸漸變得肅穆。夜晚的號角聲斷斷續續地傳來。我倚遍了欄杆的每一曲。涼意與庭院中的梧桐樹戰慄,風敲打着屋檐下的竹子。 多情的宋玉,面對楚國的天空,無法忍受這種幽靜的孤獨。中秋節已過,月亮還未完全圓滿,夜色明亮如同點燃的蠟燭。 在空曠的山谷中,美人的自由被束縛。江南的草木又老去了一歲。悲傷來臨時,心情容易觸動。 視線無法穿透瑤臺,夢境中卻環繞着金屋。大雁已經歸來,但我還未得到消息。暫且不要急於放走題詩的紅葉。 在悽迷的境地中,近年來,我的詩思和鬢髮,都在鏡中換成了綠色。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中秋後夜晚的靜謐與孤獨,通過對自然景物的細膩描繪,表達了詩人內心的幽獨與無奈。詩中「秋堂氣漸肅」、「又涼戰庭梧,風敲檐竹」等句,以秋天的涼意和自然的聲音,烘托出一種淒涼的氛圍。而「多情宋玉」、「對楚天、無奈幽獨」則借用歷史人物宋玉,抒發了詩人對孤獨的無奈感受。整首詩情感深沉,語言優美,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和歷史人物的借用,展現了詩人複雜的內心世界。
邵亨貞的其他作品
- 《 風入松 · 南金寓攜李,予客海隅,寄此以敘閒闊 》 —— [ 元 ] 邵亨貞
- 《 齊天樂 · 甲戌清明雨中感春 》 —— [ 元 ] 邵亨貞
- 《 春草碧 》 —— [ 元 ] 邵亨貞
- 《 憑欄人 · 題曹雲西翁贈妓小畫 》 —— [ 元 ] 邵亨貞
- 《 菩萨蛮 其三 苏小小像 》 —— [ 元 ] 邵亨貞
- 《 齊天樂 · 甲戌清明雨中感春 》 —— [ 元 ] 邵亨貞
- 《 至日有寄南金兄奉寄 》 —— [ 元 ] 邵亨貞
- 《 追和趙文敏公舊作十首點絳脣 》 —— [ 元 ] 邵亨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