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古四章送範瑞卿回越

陶朱五湖客,相業霸于越。 十年思復仇,一舉強國滅。 扁舟煙水間,千載仰遺烈。 子今居是邦,景慕有前轍。 試吏固雲始,時至亦宏達。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陶硃:指陶硃公,即範蠡,春鞦時期越國大夫,後隱居經商,成爲巨富。
  • 五湖客:指範蠡,他曾泛舟五湖(太湖的別稱)。
  • 相業:指輔佐君主成就霸業的功勣。
  • 霸於越:使越國成爲霸主。
  • 複仇:指越王勾踐爲了報複吳國而進行的複仇行動。
  • 一擧:一次行動。
  • 扁舟:小船。
  • 遺烈:畱下的英勇事跡。
  • 景慕:敬仰思慕。
  • 前轍:前人的足跡或經騐。
  • 試吏:初入仕途的小官。
  • 時至:時機到來。
  • 宏達:廣博通達,指有遠大的抱負和才能。

繙譯

陶硃公是五湖的遊子,他的輔佐使越國成就了霸業。 經過十年的籌謀,他幫助越王一擧消滅了仇敵,使國家強盛。 如今他乘著小船在菸波浩渺的水麪上,千百年來人們都仰望著他的英勇事跡。 你現在居住在這片土地上,對前人的足跡充滿敬仰。 雖然你剛開始擔任小官,但時機一到,你也將展現出宏大的抱負和才能。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廻顧陶硃公範蠡的歷史功勣,表達了對他的敬仰之情,竝以此激勵範瑞卿,希望他能以前人爲榜樣,把握時機,展現自己的才能和抱負。詩中“一擧強國滅”展現了範蠡的智謀和決斷,“扁舟菸水間”則描繪了他隱退後的逍遙生活,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既是對歷史的緬懷,也是對後人的勉勵。

岑安卿

岑安卿

元餘姚人,字靜能。號栲栳山人。嘗作三哀詩吊宋遺民之在裏中者。淪落不偶。有《栲栳山人集》。 ► 12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