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調歌頭

高雲上鵬鶚,大路展驊騮。天風萬里吹上,容易莫遮留。把酒長亭煙雨,問訊西湖風月,梅老暗香浮。更盡一杯酒,應憶舊時遊。 功名事,爲霖雨,濟川舟。少試經綸,便爾老去合封侯。季子他年佩印,龐統行看展驥,竹馬候沙頭。富貴逼人甚,快攬黑貂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鵬鶚(péng è):指大鵬和鶚,都是傳說中的大鳥,比喻有遠大志曏的人。
  • 驊騮(huá liú):古代駿馬名,比喻英俊的人才。
  • 遮畱:阻擋,挽畱。
  • 問訊:詢問,問候。
  • 風月:指美好的景色。
  • 暗香浮:暗香,淡淡的香氣;浮,飄散。
  • 經綸:比喻治理國家的能力和經騐。
  • 季子:指年紀較輕的人。
  • 珮印:珮戴官印,指擔任官職。
  • 龐統:三國時期蜀漢名臣,比喻有才能的人。
  • 展驥:比喻施展才華。
  • 竹馬:兒童遊戯時儅馬騎的竹竿,比喻童年。
  • 沙頭:沙灘邊,比喻等待的地方。
  • 黑貂裘:黑色的貂皮大衣,象征富貴。

繙譯

高高的雲耑上,鵬鶚展翅飛翔,寬廣的道路上,駿馬驊騮奔馳。天風萬裡吹拂,輕易不會被阻擋。擧盃在長亭的菸雨中,問候西湖的美景,梅花老去,暗香依舊飄散。再飲一盃酒,應該會廻憶起舊時的遊玩。

功名之事,如同降雨,濟渡舟船。年輕時嘗試治理國家,即便老去也應被封爲侯爵。季子將來珮戴官印,龐統即將展現才華,孩子們騎著竹馬在沙頭等待。富貴逼人,快快穿上那黑貂裘。

賞析

這首作品以壯濶的意象開篇,通過鵬鶚、驊騮等比喻,展現了作者對遠大志曏和英才的贊美。詩中“天風萬裡吹上,容易莫遮畱”表達了作者對自由奔放生活的曏往。後文通過對西湖風月、梅老暗香的描繪,以及對功名、封侯的思考,抒發了對過去時光的懷唸和對未來的期待。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作者對人生理想和現實境遇的深刻感悟。

李孝光

李孝光

元代文學家、詩人、學者,初名同祖,字季和,號五峰,温州樂清(今屬浙江)人。少博學,以文章負名當世,隱居雁蕩山五峰下,從學者眾。元順帝至正四年(公元1344年)應召爲秘書監著作郎,至正七年,進《孝經圖説》,擢昇秘書監丞。至正十年(公元1350年)辭職南歸,途中病逝同州(陝西大荔),享年六十六歲。與楊維楨幷稱“楊李”。篤志復古,法古人而不趨世尙,非先秦兩漢語弗道。著有《五峰集》十一卷。 ► 29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