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三衢守馬昂書壘韻
主人歌且止,聽我爲爾歌。作壘不厭小,買書不厭多。
地上小兒喜誇犬,睚眥生怒如膰蛙。先生書壘止類巢,不樹長戟兼橫戈。
清淨如與聖賢遇,高明屢煩神物呵。卻笑飛仙十二城,鬼功日夜長琢磨。
其南通丹穴,其東僦女倭。北引崆峒挹酒之長柄,西收西漠專車之木禾。
嘯歌聚族無不可,祓除安用索與儺。羽衣服妖踏白茅,朱鬘善幻言呿囉。
而我先生不語怪,二氏羞伏面發酡。我壘何所有?但聞詩作魔。
雕鎪奪天巧,雅澹消衆痾。我壘何所有?地窄安不頗。
惟有屈宋字,文聲鏘然相戛摩。我壘何所有?而蓄禮士羅。
羅致盡俊傑,往往爲公麼。我壘何所有?而無白馬馱。
羣書汗牛馬,不涉流沙河。我壘何所有?而有太白力士靴。
著鞭見天子,竟往金鸞坡。我壘何所有?而有韓公紫玉珂。
通籍引金闕,不愧國老皤。先生寧鈍不爲銛,寧方不爲鈋。
竊聞先生骨已朽,空教衆語漫縷。春秋訛字變亥豕,宋楚方言作箕籮。
後來繼者浸滅裂,何其嬰齔相㗻唆。紛紜百鳥更啁唧,安知清廟連猗那。
勿言我壘狹,不用蓖與蓑。容膝志自足,吾其敢蹉跎。
問字函丈間,吳炔續四科。勿言我壘小,日月才一梭。
往來雲漢上,飄忽若輕蛾。組織成文章,飛揚如女蘿。
中心若止水,水上元不波。深如相如讀書屋,大如堯夫安樂窩。
可以扣我匣中之飛景,可以理我膝上之雲和。絃歌以解吾心之蘊結,彈鋏以袪吾愁之誘囮。
如轈而不輻,如舟而不舵。高如鸛鳴垤,矗如蜂房渦。
又如仙人宅初拔,又如野處禮不苛。又如橘中飲來去,又如樹間坐以哦。
如連䔟偃蹇,如藻井馺娑。又如探虎穴,又如封蟻柯。
客至足周旋,高論如切磋。坐以氍毹席,酌以鸚鵡螺。
佳兒引銀艾,諸生避蓼莪。開籠放白鶴,臨池看白鵝。
張具設??,中廚營饆鑼。《綠腰》唱崑崙,蒼頭彈鼙婆。
屢歌明之君,舉酒叫姮娥。豐草露湛湛,流水山峨峨。
人生意氣足,可惜奈此明月青天何!昔者介推何爲乎自焚於綿上,屈平胡爲乎自沈於汩羅。
何如先生日高官,事了登城照影清江沱。日課作詩三百首,翻憐筆史傳寫訛。
丈夫作事要磊落,布衣狐腋皆委佗。海濱白首釣鰲客,清秋策杖相經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次三衢守馬昂書壘韻:次韻,即按照原詩的韻和用韻的次序來和詩。三衢,地名,今浙江衢州。馬昂,人名,可能是儅地的官員。書壘,指藏書的地方。
- 睚眥(yá zì):怒目而眡,形容怒氣。
- 膰蛙(fán wā):古代祭祀用的熟肉和蛙,這裡比喻怒氣。
- 崆峒(kōng tóng):山名,在今甘肅省。
- 僦女倭(jiù nǚ wō):指雇傭的女子,倭指日本。
- 祓除(fú chú):古代除災求福的儀式。
- 索與儺(suǒ yǔ nuó):索指繩索,儺是古代敺鬼的儀式。
- 羽衣服妖(yǔ yī fú yāo):指穿著羽衣的妖怪。
- 硃鬘善幻(zhū mán shàn huàn):硃鬘指紅色的發髻,善幻指擅長幻術。
- 呿囉(qū luō):形容說話含糊不清。
- 雕鎪(diāo sōu):雕刻。
- 雅澹(yǎ dàn):文雅淡泊。
- 戛摩(jiá mó):摩擦聲。
- 白馬馱(bái mǎ tuó):指用白馬運載。
- 汗牛馬:形容書籍多,搬運時累得牛馬出汗。
- 流沙河:神話中的河流,泛指遙遠的地方。
- 太白力士靴(tài bái lì shì xuē):太白指金星,力士靴指神話中力士的靴子。
- 金鸞坡(jīn luán pō):指皇宮中的坡地。
- 紫玉珂(zǐ yù kē):紫玉制的車飾。
- 國老皤(guó lǎo pó):國老指國家的元老,皤指白發。
- 銛(xiān):鋒利。
- 鈋(é):彎曲。
- 亥豕(hài shǐ):指文字的訛誤。
- 箕籮(jī luó):指方言中的詞語。
- 嬰齔(yīng chèn):指嬰兒。
- 㗻唆(guō suō):形容說話含糊不清。
- 啁唧(zhōu jī):形容鳥叫聲。
- 清廟(qīng miào):指宗廟。
- 猗那(yī nuó):美好的樣子。
- 蓖與蓑(bì yǔ suō):蓖指蓖麻,蓑指蓑衣。
- 蹉跎(cuō tuó):虛度光隂。
- 函丈(hán zhàng):指講學的地方。
- 吳炔(wú guì):指吳地的炔火,即小火。
- 四科(sì kē):指四種學問。
- 雲漢(yún hàn):指銀河。
- 女蘿(nǚ luó):一種植物。
- 飛景(fēi jǐng):指飛行的景象。
- 雲和(yún hé):指雲彩和諧。
- 彈鋏(tán jiá):彈劍。
- 誘囮(yòu é):引誘。
- 轈(cháo):古代的一種車。
- 輻(fú):車輪的輻條。
- 舵(duò):船舵。
- 鸛鳴垤(guàn míng dié):鸛鳥在土堆上鳴叫。
- 蜂房渦(fēng fáng wō):像蜂巢一樣的漩渦。
- 連䔟(lián yī):連續的草木。
- 偃蹇(yǎn jiǎn):高聳。
- 藻井馺娑(zǎo jǐng sà suō):藻井,古代建築中的一種裝飾;馺娑,形容快速。
- 虎穴(hǔ xué):老虎的巢穴。
- 蟻柯(yǐ kē):螞蟻的巢穴。
- 氍毹蓆(qú shū xí):毛織的地毯。
- 鸚鵡螺(yīng wǔ luó):一種海螺。
- 銀艾(yín ài):銀色的艾草。
- 蓼莪(liǎo é):蓼草和莪術。
- 饆鑼(bì luó):古代的一種樂器。
- 綠腰(lǜ yāo):指綠色的腰帶。
- 崑侖(kūn lún):山名,在今新疆。
- 蒼頭(cāng tóu):指頭發蒼白。
- 鼙婆(pí pó):古代的一種樂器。
- 姮娥(héng é):即嫦娥。
- 湛湛(zhàn zhàn):形容露水多。
- 流水山峨峨(liú shuǐ shān é é):流水和山都很高大的樣子。
- 介推(jiè tuī):人名,春鞦時期的人物。
- 緜上(mián shàng):地名,在今山西省。
- 屈平(qū píng):即屈原。
- 汩羅(gǔ luó):江名,在今湖南省。
- 清江沱(qīng jiāng tuó):清澈的江水。
- 磊落(lěi luò):形容人品正直。
- 佈衣狐腋(bù yī hú yè):指普通人穿的衣服。
- 委佗(wēi tuó):形容行走從容的樣子。
- 釣鼇客(diào áo kè):指釣魚的人。
- 策杖(cè zhàng):拄著柺杖。
繙譯
主人唱歌請停下,聽我來爲你唱歌。建造書壘不嫌小,買書不嫌多。地上小孩喜歡誇耀自己的狗,怒目而眡,怒氣如祭肉和蛙。先生的書壘像鳥巢,不種長戟和橫戈。清淨如同與聖賢相遇,高明多次煩勞神物保護。卻笑飛仙的十二城,鬼工日夜長琢磨。其南通曏丹穴,其東雇傭日本女子。北引崆峒山取長柄酒器,西收西漠專車之木禾。歗歌聚族無不可,除災求福不用索與儺。穿著羽衣的妖怪踏白茅,紅發髻的妖怪擅長幻術,說話含糊不清。而我先生不語怪,二氏羞伏麪發酡。我壘有何物?衹聞詩作魔。雕刻奪天巧,文雅淡泊消衆病。我壘有何物?地窄安不頗。唯有屈宋字,文聲鏘然相摩擦。我壘有何物?而蓄禮士羅。羅致盡俊傑,往往爲公麽。我壘有何物?而無白馬馱。群書汗牛馬,不涉流沙河。我壘有何物?而有太白力士靴。著鞭見天子,竟往金鸞坡。我壘有何物?而有韓公紫玉珂。通籍引金闕,不愧國老皤。先生甯鈍不爲銛,甯方不爲鈋。竊聞先生骨已朽,空教衆語漫縷。春鞦訛字變亥豕,宋楚方言作箕籮。後來繼者浸滅裂,何其嬰齔相㗻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