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侵晨:接近天明的時候。
- 凜凜:寒冷的樣子。
- 獨石:一塊孤立的石頭。
- 平地:平坦的地面。
- 夾道:兩旁有建築物或其他障礙物的道路。
- 向午:接近中午。
- 衣頻減:頻繁地減少衣物,指隨着時間的推移,天氣逐漸變暖。
- 羈懷:旅途中的思鄉之情。
- 豁然:心情突然變得開朗。
翻譯
接近天明時分,我越過了偏嶺,感到異常寒冷。一塊孤立的石頭突出在平地上,青山看起來半似燕山。在近郊,我初次看到了樹木,道路兩旁還有流水。隨着時間接近中午,我頻繁地減少衣物,旅途中的思鄉之情終於變得開朗。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從上京返回途中所見所感的自然景色和心情變化。詩中,「侵晨度偏嶺」一句即點明瞭時間和地點,而「凜凜氣何偏」則生動地表達了清晨的寒冷。後文通過對獨石、青山、樹木和流泉的描繪,展現了旅途中的自然美景。最後,「向午衣頻減,羈懷始豁然」則巧妙地表達了隨着時間的推移,天氣變暖,詩人的心情也隨之變得開朗,旅途的疲憊和思鄉之情得到了緩解。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美景的欣賞和對旅途生活的深刻體驗。
周伯琦
元饒州人,字伯溫,號玉雪坡真逸。周應極子。幼入國學爲上舍生,以蔭補南海簿,三轉爲翰林修撰,順帝至正中累遷參知政事,招諭平江張士誠,拜江浙行省左丞,留平江十餘年。士誠滅,乃歸,尋卒。儀觀溫雅,博學工文章,尤以篆隸真草擅名。有《說文字原》、《六書正訛》等。
► 288篇诗文
周伯琦的其他作品
- 《 季長弟由國子生除侍儀舍人喜賦二首 》 —— [ 元 ] 周伯琦
- 《 同日承詔鑒品題識閣中書畫作 》 —— [ 元 ] 周伯琦
- 《 紀行詩 》 —— [ 元 ] 周伯琦
- 《 仲秋休沐日同崇文僚佐汎舟遊西山即事二首 》 —— [ 元 ] 周伯琦
- 《 伏承恩賜青貂裘作 》 —— [ 元 ] 周伯琦
- 《 歲己丑天壽節拜賜御酒作 》 —— [ 元 ] 周伯琦
- 《 紀行詩十首 其九 龍虎臺 》 —— [ 元 ] 周伯琦
- 《 過鎗竿嶺二首 》 —— [ 元 ] 周伯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