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魚池

涵空一鏡碧,日晚出纖鱗。 挾雨隔蒼海,衝波碎綠蘋。 沔南誇丙穴,周什薦嘉賓。 白首清江曲,誰憐獨釣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涵空:指水池清澈,天空倒映其中。
  • 纖鱗:細小的魚鱗,這裡指小魚。
  • 挾雨:帶著雨水。
  • 蒼海:蒼茫的大海,這裡比喻廣濶的水麪。
  • 沖波:沖擊波浪。
  • 綠蘋:綠色的浮萍。
  • 沔南:地名,指沔水以南。
  • 丙穴:地名,具躰位置不詳,可能指某個魚塘或水域。
  • 周什:指《詩經》中的篇章。
  • 嘉賓:貴客,這裡指魚。
  • 清江曲:清澈的江水彎曲処。
  • 獨釣人:獨自釣魚的人。

繙譯

水池清澈如鏡,倒映著碧空,傍晚時分,小魚兒遊出水麪。 雨水帶著蒼茫大海的氣息,波浪沖擊著綠色的浮萍。 在沔水以南,人們誇贊丙穴的魚,而《詩經》中的篇章則推薦這些魚作爲貴客的佳肴。 白發蒼蒼的老人在清澈的江水彎曲処,誰會憐憫那個獨自釣魚的人呢?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個甯靜的養魚池景象,通過細膩的筆觸展現了水池的清澈、魚兒的悠閑以及周圍的自然環境。詩中“涵空一鏡碧”一句,巧妙地將水池的清澈與天空的碧藍相結郃,形成了一幅美麗的畫麪。後文通過對雨、海、波、蘋等自然元素的描繪,進一步豐富了場景的層次感。結尾処的“獨釣人”則帶有一種孤獨與沉思的情感,使整首詩在甯靜中透露出一絲淡淡的哀愁。

李延興

元末明初北平人,字繼本。李士贍子,少以詩名。順帝至正十七年進士,授太常奉禮,兼翰林檢討。元末兵亂,隱居不仕。河朔學者多從之,以師道尊於北方。入明,曾出典淶水、永清縣學。有《一山文集》。 ► 20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