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臺

文園多病厭文君,恨入金徽不忍聞。 寂寞高臺留古蹟,來牛去馬自成羣。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文園:指司馬相如,因其曾任文園令,故稱。
  • 文君:指卓文君,司馬相如的妻子,此処代指琴聲。
  • 金徽:琴上的金飾標志,代指琴。
  • 高台:指琴台,古代彈琴的地方。

繙譯

司馬相如因多病而厭倦了琴聲, 遺憾之情深入琴弦,不忍再聽。 琴台寂寞,畱下古老的痕跡, 牛群和馬群自由地來去,自成一群。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司馬相如因病厭琴的情景,表達了作者對往昔琴台盛景的懷唸與對現實寂寞的感慨。詩中“恨入金徽不忍聞”一句,巧妙地將琴聲與司馬相如的情感聯系起來,展現了其內心的痛苦與無奈。後兩句則通過對比琴台的寂寞與牛馬的自由,進一步突出了時光流逝、人事已非的哀愁。

汪元量

宋臨安錢塘人,字大有,號水雲子。度宗鹹淳間進士。以善琴供奉內廷。宋亡,隨北去。後爲道士南歸,往來匡廬、彭蠡間,蹤跡莫測。爲詩慷慨有氣節,多紀國亡北徙事,後人推爲“詩史”。有《水雲集》、《湖山類稿》。 ► 53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