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九華化成寺莊

· 泠然
佛寺孤莊千嶂間,我來詩境強相關。 巖邊樹動猿下澗,雲裏錫鳴僧上山。 鬆月影寒生碧落,石泉聲亂噴潺湲。 明朝更躡層霄去,誓共煙霞到老閒。
拼音

所属合集

#九華山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zhàng):像屏障一樣的山峰。
  • (xī):僧人的柺杖,常帶有鈴鐺。
  • 碧落 (bì luò):天空。
  • 潺湲 (chán yuán):水流聲。
  • (niè):踩,踏。
  • 層霄 (céng xiāo):高空,雲霄。
  • 菸霞 (yān xiá):菸霧和雲霞,常用來形容隱居或仙境。

繙譯

彿寺與孤莊坐落在千山萬峰之間,我來到這裡,詩意油然而生。巖石邊的樹影搖曳,猿猴躍入澗中;雲霧中傳來錫杖的鈴聲,僧人正攀登山峰。松樹間的月光在寒風中閃爍,映照著碧藍的天空;石泉的聲音在亂石間廻蕩,水聲潺潺。明天我將踏足更高的雲霄,誓言與菸霞共度餘生,直到老去。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泠然在九華山化成寺莊的所見所感。詩中,“彿寺孤莊千嶂間”一句,即勾勒出了一個幽靜而壯觀的自然與人文景觀。隨後的“巖邊樹動猿下澗,雲裡錫鳴僧上山”生動地描繪了山中的動態景象,猿猴的活潑與僧人的虔誠形成對比,增添了詩意。後兩句“松月影寒生碧落,石泉聲亂噴潺湲”則通過月光與泉聲,進一步加深了山間的靜謐與神秘。結尾的“明朝更躡層霄去,誓共菸霞到老閑”表達了詩人對隱逸生活的曏往和對自然美景的無限畱戀。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對自然與宗教的深刻感悟。

泠然

一作冷然。憲宗、穆宗間僧人。與費冠卿同時,有過往。曾至池州九華山化成寺。事蹟據《全唐詩》卷四九五費冠卿詩考知。《唐詩紀事》卷七三作唐末僧,不確。《全唐詩》存詩1首。 ► 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