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夜泊楓橋

· 顧瑛
江城殘雪裏,人發剡溪舟。 花急風翻去,潮生水逆流。 傷心憐去雁,幽興託盟鷗。 寄語東蒙叟,春山擬共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剡谿(shàn xī):水名,在今浙江省嵊州市,是曹娥江上遊的一段,古時以風景秀麗著稱。
  • 逆流:指水流方曏與船行方曏相反。
  • 盟鷗:指與鷗鳥爲盟,比喻隱居生活。
  • 東矇叟:指住在東矇山的老者,這裡可能指作者的朋友或隱士。

繙譯

在江城的殘雪中,我乘坐著剡谿的小舟。 風急促地吹動著花朵,使其繙飛而去,潮水上漲,水流與舟行方曏相反。 我心中憐憫那些離去的雁群,將隱居的願望寄托於與鷗鳥爲伴。 寄信給東矇山的老者,約定春天一同遊賞山色。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雪夜泊舟的靜謐景象,通過“殘雪”、“風繙花”、“潮生水逆流”等自然元素,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詩中“傷心憐去雁”一句,透露出作者對離別的哀愁,而“幽興托盟鷗”則展現了作者曏往隱逸生活的情懷。結尾的“寄語東矇叟,春山擬共遊”則表達了作者對未來美好時光的期待,以及與友人共賞春山的願望。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元代詩人顧瑛的文學才華和對自然的熱愛。

顧瑛

元崑山人,一名德輝,又名阿瑛,字仲瑛,號金粟道人。年三十始折節讀書。築園池名玉山佳處,日夜與客置酒賦詩,四方學士鹹至其家。園池亭榭之盛,圖史之富,冠絕一時。嘗舉茂才,授會稽教諭,闢行省屬官,皆不就。張士誠據吳,欲強以官,乃去隱嘉興之合溪。母喪歸,士誠再闢之,遂斷髮廬墓。洪武初,徙濠梁卒。有《玉山璞稿》。 ► 16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