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止照歸古洪曲江三首

· 惟則
暮雲飛上錢王臺,亂峯蘸碧湖光開。 六橋春色看正好,之子不肯重徘徊。 百年萬事煙雨過,鄉井一念終難灰。 浩歌歸去送歸去,夢斷楚水何時來?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錢王臺:古代杭州的一處名勝,相傳爲吳越王錢鏐所建。
  • 蘸碧:形容山峯倒映在湖水中,如同蘸取了碧綠的顏色。
  • 六橋:指杭州西湖上的六座橋,分別是映波、鎖瀾、望山、壓堤、東浦、跨虹。
  • 之子:這裏指止照,即詩中的送別對象。
  • 鄉井:家鄉的井,代指故鄉。
  • 浩歌:大聲歌唱。
  • 楚水:指楚地的河流,這裏泛指南方水域。

翻譯

傍晚的雲朵飄上了錢王臺,羣峯倒映在湖水中,湖光山色分外明媚。 六橋的春色正美,而你卻不再留戀,不願再次徘徊。 百年間萬事如煙雨般消逝,但對故鄉的思念始終難以熄滅。 我大聲歌唱着送你離去,不知何時才能再夢見那楚水之畔?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送別時的景象,通過「暮雲」、「亂峯蘸碧」等意象,勾勒出一幅湖光山色的美景。詩中「之子不肯重徘徊」表達了離別的無奈,而「鄉井一念終難灰」則深刻抒發了對故鄉的深情。結尾的「浩歌歸去送歸去,夢斷楚水何時來?」以歌聲和夢境寄託了對友人的不捨與對重逢的期盼,情感真摯,意境深遠。

惟則

元僧。吉安永新人,字天如。俗姓譚。得法於明本。闢吳城東北隅廢圃爲方丈,名師子林。又嘗遁跡松江之九峯。號佛心普濟文惠大辨禪師。工詩。有《師子林別錄》。 ► 5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