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茅山雲林清遠之館

· 惟則
華陽有客似重來,新見雲林別館開。 寒日半巖松鶴起,腥風萬壑雨龍回。 琴牀流露滋瑤草,丹鼎飛春上玉梅。 居者未知清且遠,人間咫尺望蓬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華陽:地名,指茅山,位於今江蘇省句容市。
  • 雲林別館:指茅山上的道觀或僧舍。
  • 腥風:帶有腥味的風,常用來形容山林中的溼氣或異香。
  • 丹鼎:煉丹用的鼎,這裏指道士煉丹的器具。
  • 玉梅:指梅花,也可能是指煉丹時產生的美麗景象。
  • 蓬萊:神話中的仙山,常用來比喻理想中的美好境地。

翻譯

在華陽,我彷彿是重遊舊地,新近見到了雲林別館的開放。 寒日下,半山岩石間,松樹旁的鶴兒翩翩起舞; 山谷中,腥風陣陣,雨中的龍似乎在迴旋。 琴牀上的露水滋潤着瑤草,煉丹鼎中似乎飛出了春天的玉梅。 居住在這裏的人未必能體會到這裏的清幽與深遠, 而在人間,只需一瞥,便彷彿望見了蓬萊仙境。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茅山雲林清遠之館的幽靜景緻,通過「寒日半巖松鶴起」和「腥風萬壑雨龍回」等生動意象,展現了山中的神祕與超然。詩中「琴牀流露滋瑤草,丹鼎飛春上玉梅」進一步以道家煉丹的場景,增添了詩意的深遠與超脫。結尾的「居者未知清且遠,人間咫尺望蓬萊」則巧妙地將現實與仙境對比,表達了詩人對於塵世之外清淨之地的嚮往與追求。

惟則

元僧。吉安永新人,字天如。俗姓譚。得法於明本。闢吳城東北隅廢圃爲方丈,名師子林。又嘗遁跡松江之九峯。號佛心普濟文惠大辨禪師。工詩。有《師子林別錄》。 ► 5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