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拾得
悠悠塵里人,常道塵中樂。 我見塵中人,心生多憫顧。 何哉憫此流,念彼塵中苦。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悠悠:形容時間長久或空間遼濶。
  • 塵裡人:指生活在塵世中的人。
  • 常道:常常說。
  • 憫顧:同情,憐憫。
  • 何哉:爲什麽。
  • 此流:這些人。
  • 唸彼:想到他們。

繙譯

在塵世中生活的人們,常常說塵世中有樂趣。 我看到塵世中的人們,心中充滿了同情和憐憫。 爲什麽我要憐憫這些人呢?是因爲我想到他們在塵世中的苦難。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塵世中人們的深切同情和關懷。詩人通過對比“塵裡人”常說的“塵中樂”與自己對“塵中人”的“憫顧”,揭示了塵世的苦難和人們的無奈。詩中的“悠悠”和“何哉”等詞語,增強了詩的情感深度和哲理意味,躰現了詩人對人生和社會的深刻洞察。

拾得

拾得

唐僧。太宗貞觀時人。天台山國清寺豐幹禪師遊鬆徑,見一十餘歲兒童,遂引至寺,付庫院。經三紀,令知食堂。與寒山友,狀類顛狂。閭丘胤出守台州,入寺見寒山、拾得二人,拜之,二人連臂走出,沈跡無所。胤復往寒巖謁問,便縮入巖穴中入滅。尋其遺物,唯於林間並村墅屋壁得詩三百餘篇。 ► 56篇诗文

拾得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