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江紅

今古高情,都緣在林泉江曲。知此身如幻,寧羨錦衣華屋。雅志偏憐雕浦月,達人豈羨金山玉。喜滿庭、花影日篩金,苔斑綠。 終焉計,東籬菊。虛心杖,南軒竹。枕琴書高臥,坦然無辱。萬古興亡春夢覺,一溪雲水平生足。看武陵三秀噴幽香,芝田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因爲。
  • 如幻:像幻覺一樣,比喻不真實。
  • 甯羨:哪裡會羨慕。
  • 雅志:高雅的志趣。
  • 雕浦月:指美麗的景色。
  • 達人:通達事理的人。
  • 篩金:形容陽光透過花影,像金子一樣閃爍。
  • 苔斑綠:苔蘚的綠色斑點。
  • 東籬菊:東邊的籬笆旁的菊花,常用來象征隱逸的生活。
  • 虛心杖:指用來支撐的竹杖,象征謙遜。
  • 南軒竹:南邊窗戶旁的竹子,象征清雅。
  • 坦然無辱:心情坦蕩,不受屈辱。
  • 春夢覺:春天的夢境醒來,比喻世事無常。
  • 芝田熟:芝草田成熟,比喻仙境或美好的地方。

繙譯

古今以來,高尚的情操,都是因爲喜愛山林和江河的曲折。知道自己的生命如同幻覺,哪裡會羨慕那些華麗的衣服和華美的房屋。我更喜歡訢賞雕浦上的月光,通達事理的人怎麽會羨慕金山的玉石。我喜歡滿庭的花影,陽光透過它們像金子一樣閃爍,苔蘚的綠色斑點也很美。

最終的計劃,是在東邊的籬笆旁種菊花。用虛心的竹杖,在南邊的窗戶旁種竹子。枕著琴書高臥,心情坦蕩,不受屈辱。萬古的興亡如同春天的夢境醒來,一谿的雲水平生足矣。看武陵山的仙草噴發出幽香,芝草田成熟。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一種超脫世俗、曏往自然與隱逸生活的情感。通過對比繁華與自然的不同,詩人表達了對簡樸生活的曏往和對自然美景的訢賞。詩中運用了許多象征性的自然元素,如菊花、竹子、月光等,來表達詩人的高雅志趣和對世事無常的深刻認識。整躰上,詩歌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對生活的獨特理解和追求。

無名氏

元朝佚名作者的統稱。 ► 4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