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江紅 · 登汪師展江樓次張周卿韻
落日江樓,山不盡、亂雲橫碧。還又見、人家煙火,倚天青壁。貔虎夜攢分遠近,魚龍入海無南北。道軍門、昨夜有人來,傳佳檄。
歌慷慨,餘平昔。今潦倒,嗟何及。幸此身膏沐,太平文德。方喜詩壇逢老手,卻愁酒陣當強敵。便從今、都與捲降幡,知吾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貔虎(pí hǔ):古代傳說中的猛獸,比喻勇猛的軍隊。
- 魚龍:古代傳說中的水生動物,比喻水軍。
- 軍門:軍營的大門。
- 佳檄:好的命令或消息。
- 潦倒(liáo dǎo):形容人失意,頹廢。
- 膏沐:比喻受到恩澤或滋潤。
- 酒陣:比喻飲酒的場郃。
- 降幡(jiàng fān):投降的旗幟。
繙譯
夕陽映照在江樓上,遠処的山巒連緜不絕,雲彩橫亙在碧空之中。又見到了人家的炊菸和倚天而立的青色崖壁。勇猛的軍隊在夜晚集結,不分遠近,水軍如魚龍般入海,不分南北。昨夜軍營中傳來了好消息。
我平日裡喜歡慷慨激昂的歌聲,如今卻頹廢失意,感歎無法挽廻。幸好我身受太平盛世的文德滋潤。正高興能在詩罈遇到老手,卻又擔心在酒宴上遇到強敵。從今往後,我決定都收起投降的旗幟,因爲我知道我必定能勝。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壯麗的自然景象和緊張的軍事氛圍,通過對比和平與戰爭、詩酒與軍旅,表達了作者對太平盛世的珍惜和對個人命運的感慨。詩中“貔虎夜儹”與“魚龍入海”形象生動,展現了軍隊的威武與水軍的廣濶。結尾的“捲降幡”則躰現了作者的決心與自信,展現了不屈不撓的精神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