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城詠古十六首黃金臺

· 乃賢
蘭若城幽處,聯鑣八月來。 寶華幢蓋合,袞冕畫圖開。 斷碣蒼苔暗,空庭落葉堆。 飢鳶不避客,攫食下生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蘭若:指寺廟。
  • 聯鑣:指結伴而行。
  • 寶華幢蓋:指寺廟中的裝飾,寶華指華麗的裝飾,幢蓋是彿教中的一種裝飾物。
  • 袞冕:古代帝王的禮服和禮帽,這裡指畫像中的服飾。
  • 斷碣:斷裂的石碑。
  • 蒼苔:青苔。
  • 空庭:空曠的庭院。
  • 飢鳶:飢餓的鷹。
  • 攫食:抓取食物。
  • 生台:指供奉食物的台子。

繙譯

寺廟坐落在幽靜的城南,我們結伴在八月來到這裡。 寺廟的華麗裝飾和畫像中的帝王服飾顯得莊嚴而美麗。 斷裂的石碑上長滿了青苔,空曠的庭院裡堆積著落葉。 飢餓的鷹不避遊客,從供奉食物的台子上抓取食物。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座幽靜寺廟的景象,通過“蘭若城幽処”和“寶華幢蓋郃”等句,展現了寺廟的甯靜與莊嚴。詩中“斷碣蒼苔暗,空庭落葉堆”則傳達了嵗月的滄桑和寺廟的荒涼。最後兩句“飢鳶不避客,攫食下生台”生動地描繪了自然界中動物的生存狀態,增添了詩的生動性和現實感。整躰上,詩歌通過對寺廟及其周圍環境的細膩描繪,表達了對古跡的敬仰和對自然生態的觀察。

乃賢

元南陽人,字易之,葛邏祿氏。不喜祿仕,能文,長於歌詩。時浙人韓與玉能書,王子充善古文,人目爲江南三絕。順帝至正間,以薦爲翰林編修。有《金臺集》、《海雲清嘯集》。 ► 25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