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呂】普天樂崔張十六事

西廂寄寓嬌滴滴小紅娘,惡狠狠唐三藏。消磨災障,眼抹張郎。 便將小姐央,說起風流況。母親呵怕女孩兒春心蕩,百般巧計關防; 倒賺他鴛鴦比翼,黃鶯作對,粉蝶成雙。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中呂:古代音樂術語,指一種調式。
  • 普天樂:曲牌名,屬於元曲的一種。
  • 崔張十六事:指關漢卿創作的關於崔鶯鶯和張生的十六個故事片段。
  • 嬌滴滴:形容女子嬌嫩柔弱的樣子。
  • 小紅娘:《西廂記》中的角色,崔鶯鶯的侍女,幫助崔鶯鶯和張生傳遞情書。
  • 惡狠狠:形容態度兇狠。
  • 唐三藏:《西遊記》中的主角,這裏可能指代嚴厲的家長或監護人。
  • 消磨災障:消除災難和障礙。
  • 眼抹張郎:可能指張生用眼神傳遞情意。
  • :請求。
  • 風流況:指浪漫的愛情故事。
  • 春心蕩:指少女的春情萌動。
  • 百般巧計關防:用各種巧妙的方法來防範。
  • 倒賺:反而得到。
  • 鴛鴦比翼:比喻恩愛夫妻。
  • 黃鶯作對:比喻美好的伴侶。
  • 粉蝶成雙:比喻情侶或夫妻。

翻譯

在西廂房裏寄居着,嬌滴滴的小紅娘,惡狠狠的唐三藏。他們試圖消除災難和障礙,張生用眼神傳遞情意。於是,他請求小姐的幫助,講述起那些浪漫的愛情故事。母親啊,她害怕女兒的春心萌動,用盡了各種巧妙的方法來防範。然而,這反而讓女兒得到了恩愛如鴛鴦比翼、美好如黃鶯作對、情侶如粉蝶成雙的幸福。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比嬌滴滴的小紅娘和惡狠狠的唐三藏,形象地描繪了西廂記中的情境。小紅娘和張生的愛情故事被生動地展現出來,而母親的擔憂和防範則增添了戲劇性的衝突。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比喻,如「鴛鴦比翼」、「黃鶯作對」、「粉蝶成雙」,來形象地表達愛情的美好和堅貞。整體上,這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情感豐富,展現了元曲獨特的藝術魅力。

關漢卿

關漢卿

關漢卿,元代雜劇奠基人,元代戲劇作家,“元曲四大家”之首。晚號已齋(一說名一齋)、已齋叟。漢族,解州人(今山西省運城),其籍貫還有大都(今北京市)人,及祁州(今河北省安國市)人等說,與白樸、馬致遠、鄭光祖並稱爲“元曲四大家”。以雜劇的成就最大,今知有67部,現存18部,個別作品是否爲他所作,無定論。 最著名的是《竇娥冤》。關漢卿也寫了不少歷史劇,《單刀會》、《單鞭奪槊》、《西蜀夢》等,散曲今在小令40多首、套數10多首。他的散曲,內容豐富多彩,格調清新剛勁,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關漢卿塑造的“我是個蒸不爛、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響璫璫一粒銅豌豆”(〈不伏老〉)的形象也廣爲人稱,被譽“曲聖”。 ► 9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