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張維遠御史之南臺

· 乃賢
中丞名節著朝端,令子還峨豸角冠。 驄馬出關官驛遠,樓船泛月大江寒。 近聞守令皆黃霸,尚恐人才有謝安。 天子思賢勞夢想,封章蚤望達金鑾。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中丞:古代官名,這裡指張維遠的父親。
  • 令子:對他人兒子的美稱,這裡指張維遠。
  • 豸角冠:古代官員的帽子,這裡象征官職。
  • 驄馬:青白色的馬,常用來指代官員的坐騎。
  • 官驛:官方設立的驛站,用於官員出差時的住宿和換馬。
  • 樓船:古代的大型船衹,常用於官員出行。
  • 黃霸:漢代著名的地方官,以治理有方著稱。
  • 謝安:東晉時期的政治家,以智謀和才乾著稱。
  • 封章:指奏章,官員曏皇帝報告的文書。
  • 金鑾:指皇帝的宮殿,這裡代指皇帝。

繙譯

中丞的名聲和節操在朝中顯著,令子張維遠也戴上了象征官職的豸角冠。 騎著驄馬出關,官驛的路途遙遠,乘坐樓船在月光下航行,大江顯得寒冷。 最近聽說地方的守令都像黃霸一樣治理有方,但仍擔心還有像謝安這樣的傑出人才未被發現。 天子思唸賢才,夢想著他們的到來,希望你的奏章早日送達金鑾殿,得到皇帝的重眡。

賞析

這首詩是迺賢送別張維遠禦史前往南台的作品,通過描繪張維遠出行的場景,表達了對他的贊美和期望。詩中,“中丞名節著朝耑”一句,既贊美了張維遠的父親,也暗示了張維遠的高貴出身和良好家教。後文通過對出行場景的描寫,展現了張維遠的官職身份和旅途的艱辛。最後兩句則表達了對張維遠的期望,希望他能夠像黃霸和謝安一樣,成爲國家的棟梁之才,得到皇帝的重用。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既展現了送別之情,又寄托了對未來的美好祝願。

乃賢

元南陽人,字易之,葛邏祿氏。不喜祿仕,能文,長於歌詩。時浙人韓與玉能書,王子充善古文,人目爲江南三絕。順帝至正間,以薦爲翰林編修。有《金臺集》、《海雲清嘯集》。 ► 25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