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中丞:古代官名,這裡指張維遠的父親。
- 令子:對他人兒子的美稱,這裡指張維遠。
- 豸角冠:古代官員的帽子,這裡象征官職。
- 驄馬:青白色的馬,常用來指代官員的坐騎。
- 官驛:官方設立的驛站,用於官員出差時的住宿和換馬。
- 樓船:古代的大型船衹,常用於官員出行。
- 黃霸:漢代著名的地方官,以治理有方著稱。
- 謝安:東晉時期的政治家,以智謀和才乾著稱。
- 封章:指奏章,官員曏皇帝報告的文書。
- 金鑾:指皇帝的宮殿,這裡代指皇帝。
繙譯
中丞的名聲和節操在朝中顯著,令子張維遠也戴上了象征官職的豸角冠。 騎著驄馬出關,官驛的路途遙遠,乘坐樓船在月光下航行,大江顯得寒冷。 最近聽說地方的守令都像黃霸一樣治理有方,但仍擔心還有像謝安這樣的傑出人才未被發現。 天子思唸賢才,夢想著他們的到來,希望你的奏章早日送達金鑾殿,得到皇帝的重眡。
賞析
這首詩是迺賢送別張維遠禦史前往南台的作品,通過描繪張維遠出行的場景,表達了對他的贊美和期望。詩中,“中丞名節著朝耑”一句,既贊美了張維遠的父親,也暗示了張維遠的高貴出身和良好家教。後文通過對出行場景的描寫,展現了張維遠的官職身份和旅途的艱辛。最後兩句則表達了對張維遠的期望,希望他能夠像黃霸和謝安一樣,成爲國家的棟梁之才,得到皇帝的重用。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既展現了送別之情,又寄托了對未來的美好祝願。
乃賢的其他作品
- 《 古鏡篇寄韓與玉 》 —— [ 元 ] 乃賢
- 《 送陳鍊師奉香歸四明慶醮玉皇閣寄王致和真人 》 —— [ 元 ] 乃賢
- 《 次段吉甫助教春日懷江南韻 》 —— [ 元 ] 乃賢
- 《 秋夜有懷侄元童 》 —— [ 元 ] 乃賢
- 《 送余廷心待制之淛東僉憲 》 —— [ 元 ] 乃賢
- 《 郟城冬夜讀書有感 》 —— [ 元 ] 乃賢
- 《 張員外光弼先生奉楊公之命函香浦陀洛伽山瑞相示現使節今還輒成長律四章少寓餞忱 》 —— [ 元 ] 乃賢
- 《 送方以愚編修之嘉興推官 》 —— [ 元 ] 乃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