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伯敬哀詩

· 乃賢
蕭蕭城南路,白楊蔽江麓。 下有長夜臺,陽景無由燭。 笳鼓日夜悲,往者不可復。 嗚呼徐徵君,儀表冠梧竹。 十三父早喪,孑孑影煢獨。 我時已識君,青燈照書屋。 十五學篆籀,鐘鼎飽撐腹。 鐫模布詞林,論議動羣玉。 生計日蕭條,名聲愈清淑。 母也老而病,伯兮苦盲目。 君能謹溫凊,膝下供水菽。 鬻衣聚詩書,呼弟對牀讀。 亹亹藥石言,朋類素欽服。 嗟餘苦蔘商,不得時相屬。 昨從燕山歸,君已臥帷褥。 握手情既多,剪韭薦醽醁。 出門不忍舍,扶杖意悽蹙。 凌晨訃書來,捐館已踰宿。 哀君多艱虞,胡忍逝之速。 日落旦復升,月虧望還足。 君往不復返,使我淚盈掬。 既無中饋嬪,又乏南山粟。 何人爲脫驂,慰此倚門哭。 雲浮白日陰,慘慘風號木。 九原多黃壤,宿草長新綠。 平生布衣情,裹雞酹寒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蕭蕭:形容風聲。
  • 江麓:江邊。
  • 長夜臺:指墳墓。
  • 陽景:陽光。
  • 笳鼓:古代軍樂器,這裏指哀樂。
  • 徐徵君:指徐伯敬,徵君是對有學問但不願做官的人的尊稱。
  • 梧竹:比喻人的儀表高雅。
  • 孑孑:孤單的樣子。
  • 影煢獨:孤獨無依。
  • 篆籀:古代的兩種書體。
  • 鐘鼎:古代的青銅器,這裏指古代的銘文。
  • 撐腹:充實心胸。
  • 鐫模:刻印。
  • 詞林:文人的聚集地。
  • 羣玉:指文人。
  • 清淑:清高善良。
  • 溫凊:指孝順。
  • 水菽:水和豆,指簡單的食物。
  • 亹亹:勤勉不倦的樣子。
  • 藥石言:指有益的勸誡。
  • 參商:指分離。
  • 剪韭薦醽醁:剪韭菜,推薦美酒,指簡單的款待。
  • 捐館:指去世。
  • 艱虞:艱難憂慮。
  • 中饋嬪:指妻子。
  • 南山粟:指生活所需。
  • 脫驂:解下馬車,指幫助。
  • 裹雞酹寒淥:用雞肉祭奠,寒淥指冷酒。

翻譯

城南的路風聲蕭蕭,白楊樹遮蔽了江邊。下面是長夜的墳墓,陽光無法照亮。笳鼓聲日夜悲鳴,過去的人不能再回來。哎呀,徐徵君,你的儀表高雅如梧桐和竹子。十三歲時父親早逝,你孤單無依。那時我已經認識你,青燈照亮你的書屋。十五歲學習篆籀,古代的銘文充實你的心胸。你在文人中刻印,言論動搖羣玉。生活日漸蕭條,名聲卻愈發清高善良。母親年老多病,伯父苦於失明。你能孝順,膝下供奉簡單的食物。賣掉衣服買書,叫弟弟一起讀書。勤勉不倦地勸誡,朋友們都欽佩你。我苦於分離,不能時常相伴。昨天從燕山回來,你已經臥牀不起。握手間情感豐富,剪韭菜推薦美酒。出門時捨不得離開,扶杖心情淒涼。凌晨傳來訃告,你已經去世超過一夜。哀嘆你的艱難,爲何離去得如此迅速。太陽落下又升起,月亮缺了又圓。你去了不再回來,讓我淚流滿面。既沒有妻子,也沒有生活所需。誰來幫助我,安慰這倚門哭泣。雲遮白日,風聲悽慘。九原之下多黃土,新草長在舊草之上。平生布衣之情,用雞肉和冷酒祭奠。

賞析

這首詩深情地悼念了徐伯敬,通過描繪徐徵君的生平和他與詩人之間的友情,展現了徐徵君的高尚品質和詩人的深切哀思。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生動的語言,如「蕭蕭城南路」、「白楊蔽江麓」等,營造了一種淒涼而深情的氛圍。通過對徐徵君生前事蹟的回憶,詩人表達了對友人不幸早逝的悲痛和對友人品德的讚美。整首詩情感真摯,語言凝練,是一首優秀的哀悼詩。

乃賢

元南陽人,字易之,葛邏祿氏。不喜祿仕,能文,長於歌詩。時浙人韓與玉能書,王子充善古文,人目爲江南三絕。順帝至正間,以薦爲翰林編修。有《金臺集》、《海雲清嘯集》。 ► 25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