燭影搖紅

金菊初開,玉蟾新滿昇天皎。重陽佳致始恢弘,圓鑑亭亭照。上界中央奮矯。桂花鮮、雲收八表。綠枝嫋嫋。素魄團團,於中奇妙。 細蕊繁英,洞天幽圃知多少。高臺深夜最堪觀,得遇圓明瞭。風動清香盤繞。爛銀霞、交光池沼。一叢霜氣,萬古冰輪,沖和誰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玉蟾(chán):指月亮。
  • 圓鑑:圓鏡,比喻明亮的月亮。
  • 上界:指天界。
  • 中央:此處指月亮在天空的中心位置。
  • 奮矯:形容月亮明亮高懸的樣子。
  • 八表:八方之外,指極遠的地方。
  • 素魄:指月亮。
  • 洞天:道教指神仙居住的地方,也泛指風景優美的勝地。
  • 幽圃:幽靜的園地。
  • 爛銀霞:形容月光如銀,燦爛如霞。
  • 冰輪:比喻月亮。

翻譯

金色的菊花初開,新月如玉蟾般圓滿,皎潔地升上天空。重陽節的美好景緻開始展現其宏偉,明亮的月亮如圓鏡般高懸。在天空的中央,月亮明亮高懸,桂花盛開,雲彩散去,展現出極遠的地方。綠色的枝條輕輕搖曳,潔白的月光圓圓的,是這景象中的奇妙之處。

細小的花蕊和繁盛的花朵,在幽靜的園地中有多少美景。深夜站在高臺上,最能欣賞到這美景,得以看到明亮的月亮。風動時,清香四溢,月光如銀,燦爛如霞,照亮了池沼。一叢叢的霜氣,萬古不變的月亮,這和諧之美有誰能知曉。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重陽節夜晚的月色與菊花的美麗景象,通過豐富的意象和生動的語言,展現了月亮的皎潔、菊花的盛開以及夜色的寧靜。詩中運用了比喻和誇張等修辭手法,如將月亮比作「圓鑑」、「冰輪」,將月光形容爲「爛銀霞」,增強了詩歌的視覺效果和藝術感染力。整首詩意境深遠,語言優美,表達了對自然美景的熱愛和讚美。

無名氏

元朝佚名作者的統稱。 ► 4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