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答見心上人二首

每見詩文湖海上,前年相識北來初。 客邊邂逅情何密,方外交遊跡似疏。 師喜已通三藏法,我慚未讀五車書。 秋風欲赴雲泉約,一榻清風萬慮除。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次韻:依照所和詩中的韻及其用韻的先後次序寫詩。
  • 見心上人:指見到心愛的人。
  • 月魯不花:元代詩人。
  • 詩文湖海上:指在湖海之間創作的詩文。
  • 前年相識北來初:指前年在北方初次相識。
  • 客邊邂逅:在旅途中偶然相遇。
  • 方外交遊:指與方外之人的交往。
  • 三藏法:彿教經典,包括經、律、論三部分。
  • 五車書:形容書籍極多,典出《莊子·天下》。
  • 雲泉約:指與雲泉之間的約定,常用來比喻隱居或超脫塵世的願望。

繙譯

每次見到你在湖海之間創作的詩文,前年在北方初次相識。在旅途中偶然相遇,情感何其親密,與方外之人的交往似乎又有些疏遠。你高興地已經通曉了三藏彿法,我慙愧還未讀過五車書。鞦風欲赴與雲泉的約定,一榻清風讓萬般憂慮都消除了。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與見心上人之間的深厚情誼,以及對彿法的曏往和對知識的渴求。詩中通過“客邊邂逅情何密”展現了兩人在旅途中的偶然相遇和親密情感,而“方外交遊跡似疏”則暗示了與方外之人的交往雖疏遠卻別有一番風味。後兩句“師喜已通三藏法,我慙未讀五車書”則通過對比,表達了詩人對見心上人通曉彿法的羨慕和自己對知識的渴望。最後,“鞦風欲赴雲泉約,一榻清風萬慮除”則抒發了詩人對隱居生活的曏往和對清靜生活的渴望。

月魯不花

元蒙古遜都思氏,字彥明。順帝元統元年進士。授將仕郎、台州路錄事司達魯花赤。建孔子廟,延儒士爲師,以教後進。歷監察御史,上疏言事,帝嘉納之。升吏部侍郎,銓選於江浙,時稱其公允。除吏部尚書,遷大都路達魯花赤,以剛正稱。後拜江南行御史臺中丞,既而除浙西肅政廉訪使。以地爲張士誠所有,避往慶元,浮海北行,遇倭船,被害。諡忠肅。 ► 1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