賦得

萬里巴江外,三聲月峽深。 何年有此路,幾客共沾襟。 斷壁分垂影,流泉入苦吟。 悽涼離別後,聞此更傷心。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巴江:指今四川省東部地區。
  • 月峽:指明月峽,在今四川省巴縣境。
  • 苦吟:指詩人反覆吟詠,費心推敲。
  • 悽涼:悲傷悽慘。

翻譯

在遙遠的巴江之外,明月峽的深處傳來三聲迴響。 不知何年開闢了這條路,多少旅人在這裏淚溼衣襟。 斷壁上垂下斑駁的影子,流泉聲伴隨着詩人的苦吟。 離別之後,這淒涼的景象更讓人傷心。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淒涼的離別圖景,通過「巴江」、「月峽」等意象,營造出遙遠而深邃的空間感。詩中「斷壁分垂影,流泉入苦吟」巧妙地將自然景象與人的情感結合,表達了離別後的無盡哀傷。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讀來令人動容。

僧皎然

僧皎然

僧皎然,生卒年不詳,湖州人,俗姓謝,字清晝,是中國山水詩創始人謝靈運的後代,是唐代最有名的詩僧、茶僧。南朝謝靈運十世孫。活動於大曆、貞元年間,有詩名。他的《詩式》爲當時詩格一類作品中較有價值的一部。其詩清麗閒淡,多爲贈答送別、山水遊賞之作。在《全唐詩》編其詩爲815·821共7卷,他爲後人留下了470首詩篇,在文學、佛學、茶學等許多方面有深厚造詣,堪稱一代宗師。 ► 48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