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僧歸仙居

· 龔璛
一雨暑氣熸,秋聲著梧葉。 故山入幽夢,晨起事遠涉。 故家仙人居,矗矗山如樓。 三林與海通,我家林邊頭。 功名不救死,文字不樂飢。 開門風雨夕,且食故山薇。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jiān):熄滅。
  • 矗矗 (chù chù):高聳的樣子。
  • 三林:指三片林地。
  • (wēi):一種植物,常用來指代野菜。

翻譯

一場雨後,暑氣消散,秋天的聲音在梧桐葉上響起。 故鄉的山景悄然進入幽深的夢境,清晨起來,準備遠行。 那座古老的仙人居住的山,高聳如樓。 三片林地與大海相連,我家就在林地的盡頭。 功名無法拯救死亡,文字無法帶來快樂和飽腹。 在風雨交加的夜晚,我打開門,暫且品嚐故鄉山中的野菜。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對故鄉的深情和對功名利祿的淡漠。通過「一雨暑氣熸,秋聲著梧葉」的細膩描寫,展現了季節的轉換和自然的韻律,表達了對自然變化的敏感和對故鄉的思念。詩中「功名不救死,文字不樂飢」直抒胸臆,批判了世俗的功名追求,強調了內心的寧靜和對簡單生活的嚮往。結尾的「開門風雨夕,且食故山薇」則以一種超脫的姿態,表達了在風雨中尋找心靈慰藉的願望,體現了詩人對精神家園的堅守和對物質慾望的超越。

龔璛

璛字子敬,宋司農卿潗之子,自高郵再徙平江,家焉。宋亡,例遣北上,潗行至莘縣,不食卒,璛悲不自勝,嘆曰:國亡家破,吾兄弟不能力振門戶,獨不可爲儒以自奮邪!與其弟理刻苦於學。戴帥初、仇仁近、胡汲仲皆與爲忘年交,聲譽籍甚。人稱曰「兩龔」,以比漢「兩龔」雲。憲使徐琰闢置幕中,舉和靖學道兩書院山長,當事者交章薦,宜在館閣,不報。調寧國路儒學教授,遷上饒簿,改宜春丞,歲餘乞休,遂以江浙儒學副提舉致仕卒。其所作詩曰《存悔齋稿》,明朱性甫錄補遺十七首,出自荻溪王氏所藏。子敬少時,嘗有詠史詩云:「文若縱存猶九錫,孔明雖死亦三分。」爲一時所傳誦,其序袁靜春集雲:通甫與予交,上下古今,一返諸性情之正。其於持論如此。 ► 26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