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陳敬初同舟北遊題餞行卷後

· 陳旅
我愛天台陳敬初,少日辭家即遠圖。 上書擬獻賈生策,入關便棄終軍繻。 八月官河秋水大,三江親舍暮雲孤。 名成歸去歲未晚,卜鄰有約依東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天台:地名,今浙江省天台縣。
  • 辭家:離開家。
  • 遠圖:遠大的志向或計劃。
  • 賈生策:指賈誼的《治安策》,這裏比喻陳敬初有政治抱負。
  • 終軍繻:終軍是漢代名士,繻是古代的一種通行證。這裏指陳敬初放棄了官職或官場生涯。
  • 官河:官方的河道,這裏指大運河。
  • 三江:泛指江南地區的水系。
  • 親舍:指家鄉。
  • 暮雲孤:比喻孤獨或思鄉之情。
  • 卜鄰:選擇鄰居,這裏指希望與陳敬初爲鄰。
  • 東吳:指江南地區。

翻譯

我敬佩天台的陳敬初,年輕時便離開家鄉,懷揣着宏偉的志向。他曾準備上書獻策,如同賈誼一般,但最終放棄了官場生涯,就像終軍放棄了他的通行證。八月的官河秋水漲滿,三江之地的家鄉在暮色中顯得孤獨。當他功成名就歸來時,歲月尚未晚,我們約定在東吳做鄰居。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對陳敬初的敬佩之情,描繪了他年輕時的抱負和選擇,以及歸鄉後的情景。詩中運用了賈誼和終軍的典故,突出了陳敬初的政治抱負和放棄官場的決心。通過「官河秋水大」和「暮雲孤」的意象,傳達了旅途的艱辛和思鄉之情。最後,詩人表達了對未來與陳敬初爲鄰的期待,體現了深厚的友情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陳旅

元興化莆田人,字衆仲。幼孤,篤志於學,不以生業爲務。以薦爲閩海儒學官。遊京師,虞集見其文,稱其博學多聞。薦除國子助教。出爲江浙儒學副提舉。順帝至正初,累官國子監丞卒。有《安雅堂集》。 ► 1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