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伯修往上京王君實以高麗笠贈之且有詩伯修徵和章因述往歲追從之悰與今茲暌攜之嘆雲耳
往年飲馬灤河秋,灤水斜抱石城流。青城丈人來水上,揭謝蘇王皆與遊。
顧予濫倚橋門席,日斜去坐鰲峯石。夜涼共飲明月尊,醉眠更聽高樓笛。
灤河九曲流濺濺,自我不見今三年。蘇郎又扈屬車去,佇望弗及心茫然。
龍門峽中雲氣溼,山雨定灑高麗笠。別意遙憐柳色深,歸心莫爲鵑聲急。
不才未許收詞垣,賦成何日奏《甘泉》。人言凡骨難變化,爲我致意青城仙。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灤河:位於今河北省的一條河流。
- 石城:指堅固的城池。
- 青城丈人:指隱居的高士。
- 揭謝蘇王:指揭傒斯、謝枋得、蘇軾、王安石,均爲歷史上的文人。
- 橋門席:指在橋上設宴。
- 鰲峯石:指形狀似鰲的山石。
- 明月尊:指盛酒的器皿,此處借指飲酒賞月。
- 龍門峽:地名,可能指山峽險峻之地。
- 高麗笠:高麗(今朝鮮半島)風格的帽子。
- 詞垣:指文學領域。
- 《甘泉》:古代文學作品,此處指希望自己的作品能被賞識。
- 凡骨:指凡人的身體,難以成仙。
- 青城仙:指青城山上的仙人,青城山位於今四川省,是道教名山。
翻譯
往年,我在灤河邊飲馬,灤水蜿蜒流過石城。青城的高士來到水邊,揭傒斯、謝枋得、蘇軾、王安石都與他同遊。 我曾有幸坐在橋門設宴,日落時分去坐在鰲峯石上。夜晚我們共飲美酒賞月,醉後聽着高樓上傳來的笛聲入眠。 灤河九曲流淌,自從我離開已有三年。蘇郎又隨屬車離去,我望着他遠去的身影,心中茫然。 龍門峽中雲氣溼潤,山雨可能已經灑在高麗笠上。別離之情讓我憐惜深濃的柳色,歸心卻不要被杜鵑的叫聲催促。 我雖不才,未能留在文學領域,但何時能完成賦作,上奏《甘泉》呢?人們說凡人的身體難以變化成仙,因此我向青城仙致意。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回憶往昔與文人雅士的遊歷,表達了對友人離別的惆悵和對文學成就的渴望。詩中運用了灤河、石城、鰲峯石等自然景觀,以及明月尊、高樓笛聲等意象,營造出一種超脫塵世的氛圍。結尾處對青城仙的致意,透露出對超凡脫俗生活的嚮往。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對友情和文學的深厚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