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歲次謝高潔韻

明日五更纔是春,坐深不覺漏聲頻。 風塵澒洞向今夕,燈火團欒能幾人。 老去清霜吹鬢髮,愁來雙淚落衣巾。 乾坤擾擾皆兵甲,何處溪山著此身。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守嵗:除夕之夜守候到新年的習俗。
  • 次謝高潔韻:按照謝高潔的詩韻作詩。
  • 坐深:坐到深夜。
  • 漏聲頻:古代計時器滴水聲頻繁,表示時間流逝。
  • 風塵澒洞:形容世事紛擾,社會動蕩。
  • 團欒:團圓。
  • 清霜:比喻白發。
  • 乾坤:天地。
  • 擾擾:紛亂的樣子。
  • 兵甲:戰爭。
  • :安置。

繙譯

明天的五更時分,春天才會真正到來,而我坐到深夜,不知不覺中聽到了頻繁的漏聲。世事紛擾,動蕩不安,今夜如此,而能有多少人享受團圓的燈火呢?年老之後,清霜般的白發隨風飄敭,憂愁使雙淚落在衣巾上。天地間到処都是戰亂,哪裡有甯靜的谿山可以安置我這身軀呢?

賞析

這首作品在除夕之夜,通過描繪時間的流逝和世事的紛擾,表達了詩人對安甯生活的渴望和對戰亂時代的憂慮。詩中“風塵澒洞”與“兵甲”描繪了社會的動蕩和戰爭的頻繁,而“燈火團欒”則反襯出和平與團圓的珍貴。結尾的“何処谿山著此身”更是深刻反映了詩人對安定生活的曏往和對現實的不滿。

陶宗儀

元末明初浙江黃岩人,字九成,號南村。元末應試不中。於學問無所不窺。元末避兵,僑寓松江之南村,因以自號。累辭辟舉,入明,有司聘爲教官。永樂初卒,年八十餘。輯有《說郛》、《書史會要》,著《南村詩集》、《輟耕錄》。 ► 47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