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父詞

· 陳泰
蟬聲欲斷蟲聲悲,江天月上初弦時。漁翁身老醉無力,矯首坐看雲離離。 癡兒不識老翁意,苦道平生貧作祟。賣舟買得溪上田,昨暮催租人已至。 君不見長安康莊九復九,雨笠煙蓑難入手。人間萬事誰得知,滄江夜變爲春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初弦:指農曆每月初七、初八的月亮,其時月如弓弦,故稱。
  • 矯首:擡頭。
  • 雲離離:形容雲彩層層疊疊,連綿不斷的樣子。
  • 癡兒:愚笨的人,這裏指漁翁的兒子。
  • :原指鬼怪或鬼怪害人,引申爲災禍。
  • 九復九:形容道路極其寬廣。
  • 雨笠煙蓑:指漁人的裝束。

翻譯

蟬聲即將消逝,蟲鳴帶着哀愁,當江天之上初弦月升起的時候。年老的漁翁身體衰弱,醉意朦朧,無力地擡頭坐着,凝視着天空中連綿不斷的雲彩。

愚笨的兒子不理解老翁的心思,苦苦追問平生爲何貧窮。他昨天才賣掉小船,買下了溪邊的田地,而昨晚催收租稅的人已經來了。

你難道沒看見長安的康莊大道寬廣無比,但那些雨中的斗笠和煙霧中的蓑衣卻難以觸及。人世間的事情誰能真正瞭解,滄江的夜晚變成了美酒,讓人沉醉。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個漁翁在晚年面對生活的無奈與超脫。詩中通過蟬聲、蟲鳴、初弦月等自然景象,營造出一種淒涼而又寧靜的氛圍。漁翁的形象通過「身老醉無力」和「矯首坐看雲離離」生動展現,表達了他對世事的淡漠和對自然的嚮往。後文通過對比長安的繁華與漁翁的貧苦,以及對兒子不理解自己的描寫,進一步突出了漁翁的超然態度。最後,「滄江夜變爲春酒」一句,以酒喻夜,表達了漁翁對生活的豁達與樂觀,即使生活艱難,也能在自然中找到慰藉。

陳泰

元長沙茶陵人,字志同,號所安。仁宗延祐初舉於鄉,以《天馬賦》得薦,官龍泉主簿。生平以吟詠自怡,出語清婉有致。有《所安遺集》。 ► 10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