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題四首

鶴城十二疊瑤光,琪樹懸秋四面香。 蛺蝶染花生粉白,玻璃著酒暖金黃。 薰爐舊夢憑荀令,燭扣閒吟屬沈郎。 南國雁來書不至,江樓誰爲制荷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鶴城:指仙境般的城市。
  • 十二曡瑤光:形容城市光彩奪目,如同瑤池仙境。
  • 琪樹:傳說中的仙樹。
  • 懸鞦:指鞦天懸掛的果實或花朵。
  • 蛺蝶:蝴蝶的一種。
  • 染花:指蝴蝶停在花上,倣彿染上了花的顔色。
  • 玻璃:這裡指透明的酒盃。
  • 著酒:指酒的顔色透過玻璃盃顯現。
  • 煖金黃:形容酒的顔色溫煖而金黃。
  • 燻爐:燻香用的爐子。
  • 憑荀令:依靠荀令(荀彧,三國時期著名政治家)的智慧。
  • 燭釦:指燭台。
  • 閒吟:閑適地吟詩。
  • 屬沈郎:屬於沈約(南朝文學家)的風格。
  • 南國:指南方的地區。
  • 雁來:指雁南飛,常用來比喻書信的傳遞。
  • 荷裳:荷葉制成的衣裳,象征清雅脫俗。

繙譯

鶴城如仙境般光彩奪目,琪樹在鞦風中懸掛,四麪飄香。 蝴蝶停在花上,倣彿染上了花的粉白,透明的玻璃盃中,酒色溫煖金黃。 燻香爐中,舊時的夢境依稀可感,燭台旁,我閑適地吟詩,風格似沈約。 南方的雁已飛來,卻不見書信,江邊的樓台上,誰來爲我制作那荷葉衣裳?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個夢幻般的鞦日景象,通過豐富的意象和細膩的情感,展現了詩人對美好事物的曏往和對遠方思唸的深情。詩中“鶴城”、“琪樹”等詞語搆建了一個超凡脫俗的仙境,而“蛺蝶染花”、“玻璃著酒”則細膩地描繪了自然與人文的和諧。後兩句則透露出詩人對遠方消息的渴望和對自由生活的曏往,情感真摯,意境深遠。

馬祖常

馬祖常

元光州人,先祖爲汪古部人,字伯庸。仁宗延祐二年進士。授應奉翰林文字,拜監察御史。劾奏丞相鐵木迭兒十罪,帝黜罷之。累拜御史中丞,持憲務存大體。終樞密副使。卒諡文貞。文章宏贍精核,以秦漢爲法,自成一家言。詩圓密清麗。嘗預修《英宗實錄》。有《石田文集》。 ► 26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