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溝曉月圖

· 陳高
蘆溝橋西車馬多,山頭白日照清波。 氈廬亦有江南婦,愁聽金人出塞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蘆溝橋:位於今北京市西南,橫跨永定河(古稱蘆溝河)。
  • 氈廬:用氈子搭成的帳篷,這裡指北方遊牧民族的住所。
  • 金人:指女真族,這裡泛指北方的少數民族。
  • 出塞歌:指反映邊塞生活或表達出征士兵思鄕之情的歌曲。

繙譯

蘆溝橋西邊車馬熙熙攘攘,山頭的白日照耀著清澈的河水。 在氈廬中,也有來自江南的婦女,她們愁眉苦臉地聽著金人唱著出塞的歌謠。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元代蘆溝橋西的景象,通過對比江南婦女與金人出塞歌的情感,表達了邊塞生活的艱辛與思鄕之情。詩中“山頭白日照清波”一句,以自然景象映襯出江南婦女的孤獨與哀愁,增強了詩歌的情感深度。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反映了儅時社會的多元文化和人們的生活狀態。

陳高

元溫州平陽人,字子上,號不繫舟漁者。順帝至正十四年進士。授慶元路錄事,明敏剛決。不滿三年,自免去。再授慈溪縣尹,亦不就。方國珍欲招致之,無從得。平陽陷,浮海過山東,謁河南王擴廓帖木兒,論江南虛實,陳天下之安危。擴廓欲官之,會疾作卒。有《不繫舟漁集》、《子上存稿》。 ► 1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