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路難二首
桑乾嶺上十八盤,赫日東出紅團團。
回首平田樹如發,北去沙石何瀰漫。
青帘高低知客倦,勸汝一杯下前阪。
馬蹄護鐵聲琮琤,帖石朱闌列危棧。
度嶺林昏泊官驛,冰涌虛泥踰五尺。
馬行猶知泥淺深,重車沒踝路莫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桑乾嶺:地名,位於今河北省境內。
- 十八盤:形容山路曲折險峻,有十八個盤旋。
- 赫日:熾熱的太陽。
- 紅團團:形容太陽圓而紅。
- 平田:平坦的田地。
- 沙石:沙子和石頭。
- 青帘:指酒家的簾子。
- 前阪:前面的山坡。
- 馬蹄護鐵:馬蹄鐵,用來保護馬蹄。
- 琮琤:形容馬蹄鐵敲擊石頭髮出的聲音。
- 朱闌:紅色的欄杆。
- 危棧:險峻的棧道。
- 官驛:官方設立的驛站。
- 沒踝:淹沒到腳踝。
翻譯
在桑乾嶺上的十八盤山路,熾熱的太陽從東方升起,圓圓的紅光四射。回頭望去,平坦的田地上樹木如同細發,向北行去,沙石遍佈,景象廣闊。高高的青帘酒家知道旅客的疲倦,勸你喝下一杯酒,以便下山坡。馬蹄鐵敲擊石頭髮出清脆的聲音,紅色的欄杆排列在險峻的棧道上。穿過山嶺,在昏暗的樹林中停泊在官方驛站,冰凍的泥濘涌出,深達五尺。馬兒行走時還能感知泥濘的深淺,但重車已經淹沒到腳踝,道路難以尋找。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行旅者在艱險山路上的所見所感。通過「桑乾嶺上十八盤」、「赫日東出紅團團」等句,生動地勾勒出了旅途的艱辛和自然景象的壯麗。詩中「青帘高低知客倦」一句,巧妙地以酒家的青帘象徵旅途的疲憊,而「馬蹄護鐵聲琮琤」則通過聲音的描寫,增強了行旅的實感。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行旅者對旅途的深刻體驗和對自然的敬畏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