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雲

· 陳普
幾愛山中雲,杳靄起無跡。 晴風吹綠樹,天節日已尺。 悠揚幾片飛,出岫度絕壁。 斂作蒼狗形,舒爲鯤鵬翼。 朝抹峨嵋青,暮蘸滄海碧。 江南與江北,蕩蕩恣所適。 何如雲中仙,避囂隱幽寂。 採藥雲下林,礪劍雲上石。 乘雲騎茅龍,倚雲吹鐵笛。 我欲往從之,飄然不可測。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杳靄(yǎo ǎi):深遠朦朧的樣子。
  • 出岫(chū xiù):從山洞中出來。
  • 蒼狗:比喻變化無常的事物。
  • 鯤鵬:古代神話中的大魚和大鳥,比喻宏偉的事物。
  • 峨嵋:山名,位於四川。
  • 滄海:大海。
  • 恣所適:隨意去往任何地方。
  • 避囂:避開喧囂。
  • 幽寂:幽靜寂寞。
  • 礪劍:磨劍。
  • 茅龍:傳說中的神馬。
  • 鐵笛:鐵製的笛子,常用於形容高遠的音樂。

翻譯

我多次喜愛山中的雲,它們在深遠朦朧中升起,無跡可尋。晴朗的風吹動綠樹,天空中的太陽已經高懸。幾片雲悠揚地飛過,從山洞中出來,穿越絕壁。它們收斂時像蒼狗一樣變化無常,舒展時又像鯤鵬的翅膀一樣宏偉。早晨它們抹去峨嵋山的青翠,傍晚又蘸上滄海的碧藍。無論是在江南還是江北,它們都隨意地飄蕩。

雲中的仙人又是怎樣的呢?他們避開喧囂,隱居在幽靜寂寞之中。在雲下的林中採藥,在雲上的石頭上磨劍。騎着茅龍乘雲而行,倚着雲吹響鐵笛。我渴望跟隨他們,但他們的飄然不可預測。

賞析

這首作品以山中的云爲載體,描繪了雲的自由與變幻,以及對雲中仙境的嚮往。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比喻,如「蒼狗」、「鯤鵬」等,展現了雲的多變和宏偉。通過對雲的描繪,詩人表達了對自由、超脫世俗生活的渴望,以及對隱居生活的嚮往。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充滿了浪漫主義色彩。

陳普

陳普

宋福州寧德人,字尚德,居石堂山,因號石堂,又號懼齋。從韓翼甫遊。宋亡,三辟本省教授,不起。開門授徒,四方及門者歲數百人。受聘主雲莊書院,又留講鰲峯、饒廣,在德興初庵書院尤久。晚居莆中十八年,造就益衆。其學以真知實踐,求無愧於古聖賢而後已。有《周易解》、《尚書補微》、《四書句解鈐鍵》、《字義》等。 ► 766篇诗文

陳普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