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雨花臺

積翠生層巘,凝光浴巨濤。 吳城花覆井,楚舸竹栽篙。 地近魚龍逼,天空鶴鸛高。 野橋皆螮蝀,溪水盡蒲萄。 雨石逢芝箭,風林得鳳毛。 胭脂兒女小,罨畫鬼神饕。 六代都銜璧,三山尚戴鰲。 故宮猶荏苒,古樹漫周遭。 仙洞歌瑤草,人家宴碧桃。 飯香非接淅,酒好不篘糟。 綠霧春連閣,丹霞曉映袍。 攀躋忻境勝,跋涉憚人勞。 老我才還劣,清資愧重叨。 采詩今有使,問俗似無曹。 佳麗千年最,聲名一世豪。 歲時休浣日,攜手可遊遨。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巘(yǎn):山峰。
  • 舸(gě):船。
  • 篙(gāo):撐船用的長杆。
  • 鸛(guàn):一種大型水鳥。
  • 螮蝀(dì dōng):彩虹。
  • 蒲萄:葡萄。
  • 芝箭:一種植物,可能是指霛芝。
  • 罨(yǎn)畫:覆蓋,這裡指濃墨重彩的畫。
  • 饕(tāo):貪婪。
  • 荏苒(rěn rǎn):時間漸漸過去。
  • 瑤草:傳說中的仙草。
  • 接淅(xī):接續,這裡指連續不斷。
  • 篘(chōu)糟:過濾酒糟,這裡指喝酒。
  • 跋涉:長途行走。
  • 休浣(huàn)日:休息日。

繙譯

山峰曡翠,光芒沐浴在巨浪之上。吳地的城池花兒覆蓋了井口,楚地的船衹用竹子做撐杆。地勢近水,魚龍逼近,天空高遠,鶴鸛飛翔。野外的橋梁如同彩虹,谿水清澈如同葡萄。在雨後的石頭上偶遇霛芝,風中的樹林裡得到鳳毛。胭脂色的兒女們小巧玲瓏,濃墨重彩的畫作中鬼神貪婪。六代都城都曾被攻陷,三山的傳說中仍有戴鼇的傳說。古老的宮殿依舊,古樹環繞四周。仙洞中歌唱著瑤草,人家宴會上碧桃盛開。飯香不斷,酒好不需過濾。綠霧在春日裡連緜不絕,丹霞在清晨映照著衣袍。攀登時訢喜於景色的美麗,跋涉時感歎人的勞苦。老來才智衰退,清高的地位愧對重任。現在有使者來採詩,問俗卻似無官職。佳麗千年最爲美麗,聲名一世豪邁。休息日,可以攜手同遊。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雨花台的自然風光和歷史遺跡,通過豐富的意象和生動的語言,展現了山水的壯麗和文化的厚重。詩中“積翠生層巘,凝光浴巨濤”等句,以誇張的手法描繪了山水的壯美,而“吳城花覆井,楚舸竹栽篙”則細膩地刻畫了地域特色。後文通過對歷史遺跡的廻顧和對現實生活的描繪,表達了對歷史的感慨和對生活的熱愛。整首詩意境深遠,情感豐富,展現了詩人深厚的文學功底和獨特的藝術眡角。

馬祖常

馬祖常

元光州人,先祖爲汪古部人,字伯庸。仁宗延祐二年進士。授應奉翰林文字,拜監察御史。劾奏丞相鐵木迭兒十罪,帝黜罷之。累拜御史中丞,持憲務存大體。終樞密副使。卒諡文貞。文章宏贍精核,以秦漢爲法,自成一家言。詩圓密清麗。嘗預修《英宗實錄》。有《石田文集》。 ► 26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