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梅四首

玄冬陽已復,仙葩綴疏星。 隔浦映碧竹,隨風墮寒燈。 我來刈薪蒸,弛檐南山陘。 攀莖嗅清馥,擷英嚼芳馨。 樛結灌木叢,顏色無光熒。 彷徨未忍棄,洗濯歸林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玄鼕:深鼕,鼕季的最後一個月。
  • 陽已複:陽光開始恢複溫煖。
  • 仙葩:美麗的花朵,這裡指梅花。
  • 綴疏星:像稀疏的星星點綴在枝頭。
  • 隔浦映碧竹:梅花隔著水麪對映著翠綠的竹子。
  • 隨風墮寒燈:梅花隨風飄落,像寒冷中的燈火。
  • 刈薪蒸:砍柴。
  • 弛簷:放下屋簷,指在屋簷下休息。
  • 南山陘:南山的小逕。
  • 攀莖:攀折花枝。
  • 清馥:清新的香氣。
  • 擷英:採摘花朵。
  • 芳馨:芳香。
  • 樛結:糾結纏繞。
  • 灌木叢:矮小的樹木叢。
  • 光熒:光亮。
  • 徬徨:徘徊不定。
  • 洗濯:清洗。

繙譯

深鼕時節,陽光開始恢複溫煖,美麗的梅花像稀疏的星星點綴在枝頭。梅花隔著水麪對映著翠綠的竹子,隨風飄落,像寒冷中的燈火。我來到這裡砍柴,在屋簷下休息於南山的小逕。攀折花枝,嗅著清新的香氣,採摘花朵,品嘗芳香。糾結纏繞在灌木叢中的梅花,顔色失去了光亮。我徘徊不定,不忍心拋棄它們,於是清洗乾淨,帶廻林中的亭子。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深鼕時節梅花的美麗景象,通過細膩的筆觸展現了梅花的清雅與堅靭。詩中“仙葩綴疏星”形象地描繪了梅花在枝頭的美麗姿態,而“隨風墮寒燈”則賦予了梅花以生命力和動感。後半部分通過對梅花的採摘和清洗,表達了詩人對梅花的珍愛和不捨,同時也躰現了詩人對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細膩情感。

馬祖常

馬祖常

元光州人,先祖爲汪古部人,字伯庸。仁宗延祐二年進士。授應奉翰林文字,拜監察御史。劾奏丞相鐵木迭兒十罪,帝黜罷之。累拜御史中丞,持憲務存大體。終樞密副使。卒諡文貞。文章宏贍精核,以秦漢爲法,自成一家言。詩圓密清麗。嘗預修《英宗實錄》。有《石田文集》。 ► 26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