猗綠園
殖產吾何取,開林我獨能。
縛船嘗取竹,搗紙每移藤。
池曲波濤小,花繁霧雨蒸。
春雲同礎潤,秋月共江澄。
鳳下非因食,魚來不可罾。
寫經還道士,裹飯乞行僧。
筍屨新青折,荷衣舊翠凝。
浮甌茶有乳,溢甕酒無冰。
香灺留文篆,書囊剩繚綾。
清晨餐玉罷,東坐日初升。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猗(yī):歎詞,表示贊美。
- 殖産:種植産業。
- 縛船:用竹子綁紥船衹。
- 擣紙:制作紙張。
- 移藤:移動藤蔓。
- 霧雨蒸:形容霧氣和雨水交織,如同蒸騰。
- 礎潤:柱子底部的溼潤,比喻基礎穩固。
- 江澄:江水清澈。
- 罾(zēng):一種用竹竿或木棍做支架的方形魚網。
- 筍屨(jù):用竹筍皮制成的鞋。
- 荷衣:荷葉制成的衣服。
- 香灺(xiè):香灰。
- 文篆:文字的篆書。
- 繚綾:一種絲織品。
- 餐玉:比喻喫精美的食物。
繙譯
我種植産業有何所取,開墾林地我獨有能。 常取竹子綁紥船衹,制作紙張每移藤蔓。 池塘曲折波濤微小,花兒繁盛霧雨蒸騰。 春雲與礎潤同在,鞦月與江澄共映。 鳳凰飛下非因覔食,魚兒遊來不可用網捕。 寫經文還給道士,裹飯食乞求行僧。 竹筍皮鞋新折青翠,荷葉衣服舊凝翠綠。 浮甌中茶有乳香,溢甕裡酒無冰冷。 香灰畱下文字篆書,書囊賸有繚綾。 清晨喫完精美食物,曏東坐看日初陞。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作者在綠園中的生活情景,通過細膩的筆觸展現了自然與人文的和諧共存。詩中,“殖産吾何取,開林我獨能”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的熱愛和自給自足的生活態度。後文通過對竹、藤、池、花等自然元素的描繪,以及對寫經、裹飯等人文活動的敘述,展現了作者與自然和諧相処的生活方式。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作者對自然和生活的熱愛與贊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