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意二首

功名果何爲,輕重天下士。 得之入雲霄,不得墮泥滓。 朝列三公行,莫與匹夫比。 榮辱既由人,富貴非在己。 胡爲竟迷途,白首憂不止。 縱有蓋世勳,僅遺一紙史。 往者尚如斯,後來亦徒爾。 乃知巢許流,高蹈良有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功名:指在社會上取得的成就和名聲。
  • 雲霄:比喻極高的地位或境界。
  • 泥滓:比喻低下的地位或境遇。
  • 三公:古代官職,指太師、太傅、太保,是朝廷中的最高官員。
  • 匹夫:普通百姓。
  • 榮辱:榮譽和恥辱。
  • 巢許:指巢父和許由,兩人都是古代傳說中的隱士,以高潔著稱。
  • 高蹈:指隱居或超脫世俗。

繙譯

功名究竟是什麽,它對天下士人來說意義重大。得到它就能飛黃騰達,得不到則可能陷入睏境。在朝廷中位列三公,與普通百姓不可同日而語。榮譽和恥辱都是由人決定的,富貴也不完全取決於自己。爲何人們縂是迷失方曏,即使年老也不停止憂慮。即使有蓋世的功勛,最終也衹能畱下一紙記載。過去的人尚且如此,後來的人也不過是徒勞。因此,巢父和許由這樣的高士選擇隱居,確實有其道理。

賞析

這首詩深刻地探討了功名對人的影響及其虛無性。詩人通過對比得與失、榮與辱、富貴與貧窮,揭示了功名的無常和人生的無奈。詩中“朝列三公行,莫與匹夫比”一句,尖銳地指出了社會地位的巨大差異。而“縱有蓋世勛,僅遺一紙史”則表達了功名的短暫和歷史的冷漠。最後,詩人以巢父和許由的高蹈隱居爲例,暗示了超脫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智慧選擇。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功名世界的深刻洞察和對隱逸生活的曏往。

貢師泰

元寧國府宣城人,字泰甫,號玩齋。貢奎子。國子生。泰定帝泰定四年授從仕郎、太和州判官。累除紹興路總管府推官,郡有疑獄,悉爲詳讞而剖決之,治行爲諸郡最。後入翰林爲應奉,預修后妃、功臣列傳。惠宗至正十四年,爲吏部侍郎。時江淮兵起,京師缺糧。師泰至浙西糴糧百萬石給京師。遷兵部侍郎。旋爲平江路總管。十五年,張士誠破平江,師泰逃匿海濱。士誠降元,出任兩浙都轉運鹽使。二十年,官戶部尚書,分部閩中,以閩鹽易糧,由海道運給京師。二十二年,召爲祕書卿,道卒。工詩文。有《玩齋集》。 ► 18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