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楊柳送夏西疇謫居大梁

折楊柳,贈君別,楊柳未折心已折。 丈夫落落志四方,到此誰能不嗚咽。 江南九月天雨霜,雁聲墮地秋風長。 出門行行幾千裏,寒煙落日增離傷。 令嚴獨許攜家室,藤笈編花載書帙。 可憐身上千金裘,阿㜷手縫針線密。 吾聞中原百戰餘,民物鮮少城邑虛。 君去結廬得幽勝,便可小擬西疇居。 荊蓁塞路猛虎伏,髑髏如山冤鬼哭。 願言緩轡毋疾驅,疾驅恐防傷馬足。 折楊柳,歌苦詞,呼酒酌君君莫辭。 黃河之水東南馳,人生會合還有時。
拼音 朗读

所属合集

#六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落落:形容舉止瀟灑自然。
  • 嗚咽:低聲哭泣。
  • 藤笈編花:用藤條編織的箱子,上面裝飾有花紋。
  • 書帙:書籍的套子,這裏指書籍。
  • 阿㜷:古代對母親的稱呼。
  • 結廬:建造簡陋的房屋。
  • 荊蓁:荊棘和蓁草,泛指野草。
  • 髑髏:死人的頭骨。
  • 緩轡:放慢馬的步伐。

翻譯

折下楊柳枝,贈別你,楊柳還未折斷,我的心已如斷。大丈夫志在四方,舉止自然,但此時誰能不低聲哭泣。江南九月,天降霜雨,雁聲落地,秋風更長。出門行走數千裏,寒煙落日,離別之傷更甚。命令嚴格,只允許攜帶家室,藤編的箱子裝滿書籍。可憐身上那千金裘衣,是母親親手縫製,針線細密。我聽說中原歷經百戰,民物稀少,城邑空虛。你去的路上,若能找到幽靜之地,便可建造簡陋的居所,小似西疇。荊棘塞路,猛虎潛伏,髑髏如山,冤鬼哭泣。願你放慢馬步,不要急馳,急馳恐傷馬足。折下楊柳,唱出苦詞,呼喚酒來,你不要拒絕。黃河之水向東南奔流,人生相聚還有時。

賞析

這首詩是陶宗儀爲送別夏西疇謫居大梁而作,通過折楊柳這一傳統意象,表達了深切的離別之情。詩中,「楊柳未折心已折」巧妙地將自然景象與內心情感相結合,突出了別離的痛苦。詩人通過對九月江南的描繪,增強了離別的淒涼氛圍。後文對中原戰後的荒涼景象的描述,以及對友人旅途的叮囑,都透露出詩人對友人的深切關懷和不捨。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深遠,語言簡練,展現了陶宗儀詩歌的獨特魅力。

陶宗儀

元末明初浙江黃岩人,字九成,號南村。元末應試不中。於學問無所不窺。元末避兵,僑寓松江之南村,因以自號。累辭辟舉,入明,有司聘爲教官。永樂初卒,年八十餘。輯有《說郛》、《書史會要》,著《南村詩集》、《輟耕錄》。 ► 47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