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嚴簡卿之燕爲司徒掾

漢儒多闢司徒掾,掾屬雖卑地望高。 聞有袁安在公府,可無陳寵作辭曹。 修鯨未肯隨鱗介,威鳳終須現羽毛。 少壯功名當拾取,金臺落日射徵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征召。
  • 司徒掾:古代官職,司徒的屬官。
  • 掾屬:屬官。
  • 地望:地位和聲望。
  • 袁安:東漢時期官員,以清廉著稱。
  • 公府:指官府。
  • 陳寵:東漢時期官員,以文學著稱。
  • 辤曹:指文學或文職。
  • 脩鯨:比喻有才能的人。
  • 鱗介:比喻平庸之輩。
  • 威鳳:比喻傑出的人才。
  • 現羽毛:比喻展現才華。
  • 拾取:指爭取或獲得。
  • 金台:指朝廷或高位。
  • 射征袍:比喻追求功名。

繙譯

漢代的儒者多被征召爲司徒的屬官,雖然屬官的地位不高,但聲望卻很高。聽說有像袁安這樣的清廉官員在官府中,難道沒有像陳寵這樣的文學才子作爲文職嗎?有才能的人不會甘於平庸,傑出的人才終將展現他們的才華。年輕時應儅爭取功名,就像在金台的落日下追求那象征功名的征袍。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漢代司徒掾這一官職的描述,表達了作者對功名追求的鼓勵和對才華展現的期待。詩中運用了袁安和陳寵的典故,以及脩鯨、威鳳等比喻,形象地描繪了有才能者不甘平庸、渴望展現才華的心態。最後兩句直接鼓勵年輕人要積極爭取功名,展現了作者對功名的積極態度和對未來的美好憧憬。

陸文圭

宋元間常州江陰人,字子方。博通經史百家及天文、地理、律歷、醫藥、算數之學。宋度宗鹹淳初,中《春秋》鄉選。宋亡,隱居城東,學者稱牆東先生。元仁宗延祐時,再中鄉舉。爲文融會經傳,縱橫變化,莫測其涯際,東南學者皆宗師之。朝廷數聘,以老疾辭。有《牆東類稿》。 ► 6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