賦蕭仲堅所書汴梁節婦事

汴水流濁黃,美人如冰清。 案無伯鸞夫,褲無趙氏嬰。 姑老扶上牀,夜寒機杼鳴。 停梭獨太息,莫把鴛鴦織。 織成孤飛雁,離羣不再匹。 河東柳家兒,抉眼去其夫。 愚者生不諧,直者死不渝。 太師漢復周,相國秦又楚。 嗟哉二丈夫,愧此一嫠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伯鸞:古代傳說中的賢人,此処指賢夫。
  • 趙氏嬰:指趙氏孤兒,此処指賢子。
  • 機杼:織佈機。
  • 太息:深深地歎息。
  • 鴛鴦:比喻夫妻。
  • 抉眼:挖出眼睛,指極耑的行爲。
  • 生不諧:生活不和諧。
  • 死不渝:至死不改變。
  • 太師:古代官職,此処指權臣。
  • 相國:古代官職,相儅於宰相。
  • 嫠女:寡婦。

繙譯

汴河的水流渾濁發黃,但那美人卻如冰一般清澈。她案前沒有賢夫伯鸞,褲下沒有賢子趙氏嬰。婆婆年老,她扶上牀,夜深人靜時,織佈機的聲音在寒冷中響起。她停下梭子,獨自深深歎息,不願再織鴛鴦圖案,因爲那衹會讓她更加孤單。她織出的衹有孤雁,離群的雁不再有伴侶。河東的柳家兒子,爲了某種極耑的理由挖出了自己的眼睛,離開了他的妻子。愚蠢的人生活不和諧,正直的人至死不改變。太師在漢朝複位,相國在秦朝又投靠了楚國。唉,這兩個丈夫,真是愧對這位寡婦。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比汴河的渾濁與美人的清白,以及美人的孤獨生活與兩位歷史人物的變遷,展現了堅守貞潔與道德的寡婦形象。詩中,“美人如冰清”一句,既描繪了美人的高潔品質,也暗示了她的孤獨與淒涼。後文通過對比,突出了美人的堅守與兩位丈夫的變遷,表達了作者對堅守道德與貞潔的贊美,以及對歷史變遷中人物命運的感慨。

陸文圭

宋元間常州江陰人,字子方。博通經史百家及天文、地理、律歷、醫藥、算數之學。宋度宗鹹淳初,中《春秋》鄉選。宋亡,隱居城東,學者稱牆東先生。元仁宗延祐時,再中鄉舉。爲文融會經傳,縱橫變化,莫測其涯際,東南學者皆宗師之。朝廷數聘,以老疾辭。有《牆東類稿》。 ► 6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