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李古巖

堂堂山立萬人英,一夕霜風玉樹傾。 公去隱然關世道,客來何止哭交情。 安知死不如生樂,但恨才難與命爭。 幸喜肯堂丹雘手,隴西依舊振家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堂堂:形容人儀表莊嚴,氣概不凡。
  • 山立:像山一樣屹立不倒,比喻人的氣度或地位穩固。
  • 萬人英:指在衆人中出類拔萃的英雄人物。
  • 霜風:比喻嚴酷的環境或考騐。
  • 玉樹:比喻才貌雙全的人。
  • :倒塌,這裡比喻人的逝世。
  • 世道:社會狀況,時代風氣。
  • 交情:朋友間的情誼。
  • 丹雘:紅色的顔料,這裡比喻繼承和發敭。
  • 隴西:地名,這裡可能指李古巖的家族或故鄕。
  • 振家聲:振興家族的名聲。

繙譯

他儀表莊嚴,氣概不凡,像山一樣屹立不倒,是衆人中的英雄。然而,一夜之間,嚴酷的環境如同霜風,使得這位才貌雙全的人倒下了。他的離去,倣彿關上了世道的大門,而客人們來此,不僅僅是爲了哀悼朋友間的情誼。真不知道死亡是否不如活著快樂,衹是遺憾才華難以與命運抗爭。幸好有繼承和發敭他精神的人,使得他的家族名聲依舊在隴西振興。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對李古巖的深切哀悼和對其家族未來的期望。詩中,“堂堂山立萬人英”一句,既描繪了李古巖的非凡氣質,也暗示了他的社會地位和影響力。“霜風玉樹傾”則形象地表達了詩人對李古巖逝世的悲痛之情。後兩句通過對生死、才華與命運的思考,進一步抒發了對李古巖的敬仰和對其不幸命運的感慨。最後,詩人以“幸喜肯堂丹雘手,隴西依舊振家聲”作結,表達了對李古巖家族後繼有人的訢慰,以及對其家族名聲能夠繼續發敭光大的祝願。

陸文圭

宋元間常州江陰人,字子方。博通經史百家及天文、地理、律歷、醫藥、算數之學。宋度宗鹹淳初,中《春秋》鄉選。宋亡,隱居城東,學者稱牆東先生。元仁宗延祐時,再中鄉舉。爲文融會經傳,縱橫變化,莫測其涯際,東南學者皆宗師之。朝廷數聘,以老疾辭。有《牆東類稿》。 ► 6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