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樊晉山長贄見韻二首

我羨君才桂一枝,天門步擔束書歸。 藥方按古藏芝籠,花樣翻新織錦機。 不恥縕袍身自貴,能知璞玉世尤稀。 天寒野曠來時路,一笑應疑吾道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次韻,即按照原詩的韻腳和用韻順序作詩。
  • 樊晉山長:人名,可能是詩人的朋友或同僚。
  • 贄見:古代初次求見人時所送的禮物,也指初次求見。
  • 桂一枝:比喻才華出衆,如同折桂。
  • 天門步擔:形容行走艱難,如同挑擔上天門。
  • 束書:捆紮書籍,指攜帶書籍。
  • 藥方按古藏芝籠:按照古代的藥方收藏靈芝,比喻遵循傳統。
  • 花樣翻新織錦機:比喻創新,如同織錦機上花樣翻新。
  • 不恥縕袍:不以穿着簡陋的縕袍爲恥,指不以貧賤爲恥。
  • 璞玉:未經雕琢的玉石,比喻人的才華未被發現。
  • 吾道非:懷疑自己的道路是否正確。

翻譯

我羨慕你才華出衆,如同折桂一枝, 你肩負書籍,步履艱難地從天門歸來。 你遵循古代的藥方,收藏靈芝, 又如織錦機上花樣翻新,不斷創新。 你不以穿着簡陋的縕袍爲恥, 你的才華未被發現,更顯珍貴。 在寒冷的野外,回想來時的路, 我一笑,懷疑自己的道路是否正確。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對友人才華的讚賞和對自身道路的反思。詩中,「桂一枝」、「天門步擔」等意象生動地描繪了友人的才華和歸來的艱辛,而「藥方按古藏芝籠」、「花樣翻新織錦機」則展現了友人遵循傳統與創新並重的品質。後兩句通過對比友人的不恥貧賤和自己的道路懷疑,表達了詩人對友人品格的敬佩以及對自身選擇的深刻思考。

陸文圭

宋元間常州江陰人,字子方。博通經史百家及天文、地理、律歷、醫藥、算數之學。宋度宗鹹淳初,中《春秋》鄉選。宋亡,隱居城東,學者稱牆東先生。元仁宗延祐時,再中鄉舉。爲文融會經傳,縱橫變化,莫測其涯際,東南學者皆宗師之。朝廷數聘,以老疾辭。有《牆東類稿》。 ► 658篇诗文